2008年11月25日星期二

黄光裕相关文章

相关报道- 11月2日,在两度离开《福布斯》中国首富排名后,黄光裕终于又以180亿元的身家取代荣智健再登榜首。但好事未成双,反而为其带来噩运,黄光裕和其兄黄俊钦早年涉嫌违规贷款,受到中共公安机关调查。黄俊钦私人所有的「新恆基系」全部资产被查封,银监会参与摸查「新恆基系」及黄光裕所控「鹏润系」的整体银行贷款和负债。 首富吃国库被查 最新一期北京《财经》杂志报导,现年37岁,有「国美电器教父」之称的黄光裕和现年39岁的黄俊钦兄弟分别在创业阶段,涉嫌向北京中国银行违规贷款至少有人民币13亿元(1.65亿美元),还包括以租房形式向北京中行套取的逾亿元租金,以及之后的虚假房贷和车贷,最近遭中共公安部严密调查。 黄俊钦兄弟在20年前共同创立国美电器。1993年二人分家后,哥哥黄俊钦转向房地产业,建立「新恆基系」,在北京及东北拥有数栋着名大厦;黄光裕则独自经营「鹏润系」,国美电器、鹏润地产是他的主要资产。 中央社消息,就在《福布斯》发榜前不久,包括黄氏兄弟在内的29人以及旗下的39家公司被列入调查名单。其中黄俊钦全部资产已被公安部查封,而曾先后效力于黄氏兄弟的「新恆基系」最高层于星旺等人已被逮捕。早前,银监会也参与相关调查,调查对象是「新恆基系」及黄光裕所控「鹏润系」的整体银行贷款和负债。 这些黄俊钦兄弟创业期的「第一桶金」,是北京中行桉的核心桉由,而资金最终流向境外,去向至今尚未调查清楚。 如今,国美电器专卖店已遍佈中国100多座城市,数量接近600家;鹏润地产也在各地频频圈地,并已在北京开发了多处大型住宅区。 藉外资、国库得第一桶金 1995 年,黄俊钦等人与静安控股董事长邓南威接触,有意接盘静安控股全部股份,双方签约,邓南威与另一名股东梁湖南,将静安控股100%股权转让香港捷成(捷成为黄俊钦的私人公司),作价1800馀万美元。但黄手头并无资金,仅承诺在静安中心大厦建成后,黄以相应楼宇面积折抵股价款后,再办股权过户。 1997 年,黄俊钦和于星旺等人伪造静安公司执照、董事会决议及法定代表人邓南威的签名,以静安公司名义向北京中行贷款,当年贷款5笔,总计折合人民币2亿馀元。所得贷款主要转入香港捷成账户,后者再以投资款名义注入静安公司,另有一部分转入私人账户。贷款安排人,正是时任北京中行行长的牛忠光。 1998 年初,静安中心尚未竣工,黄俊钦等人伪造「预售契约」,将兴建中的静安中心首层、二层共计2237平方米的楼面,赠予雷瑛全资持有的香港中怡集团有限公司。随后,雷瑛以高出当时楼价数倍的价钱将未盖好楼面以1.17亿元租赁给北京中行,租期50年。租期始自1998年,北京中行分数笔将1.17亿元租金悉数付给中怡。事实上,2003年中行静安支行才搬进静安中心办公。 黄俊钦是透过北京女商人雷瑛与牛忠光结识,现年45岁的雷瑛在北京开有多家公司,与牛忠光过从甚密,这在北京中行内部是公开的祕密。 自1998年底起,静安控股这两名加拿大籍华人股东屡屡上告;黄俊钦等人生意却愈做愈大,并且将上述几笔贷款的借贷人变更为新恆基。直至2005年末,黄俊钦才向邓南威、梁湖南两位股东支付1,500万美元,将静安控股股权过户至自己名下。 同时,黄俊钦兄弟利用与牛忠光等人的关係,以不同公司名义继续向北京中行贷款。在1997年-2001年间,共贷得近10亿元(1.27亿美元),其中4亿馀元一直不曾还本付息。 就在今年十一前夕,原北京中行行长、中国银行董事牛忠光被逮捕,其密友雷瑛也同时被拘。现年62岁的牛忠光已退休,历任北京中行信贷处处长、行长,中国银行总行董事,并曾于1999年负责筹办东方资产管理公司。 黄光裕的五鬼搬运也不多让,1999年资金紧缺的他,以大量人头向中行北京分行办理房屋货款,搬出约3亿元的资金。另外又从中行北京分行套取约4亿元的汽车贷款,到手的资金都被迅速转移,挪作它用;目前已追回2亿元的汽车贷款。 黄俊钦、黄光裕兄弟的贷款大多以不相关的第三公司名义贷出,除了贷款用途不清外,还有大笔的无抵押贷款。 坏账剥离 国库通家库 2004 年6月,四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一齐参与了由中共央行及财政部主持的竞标,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以账面资产50%的名义价格,竞得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总计 2,787亿元不良贷款,其中包括黄俊钦兄弟的违规贷款中的4亿馀元,被北京中行作为不良资产剥离至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以账面资产23%计价。 2005年,信达曾将上述4亿馀元不良贷款单独打包出售。消息来源称,在四家竞标者中,有两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均为黄氏兄弟的母亲,其中一家以账面资产40%的价格得标,后为银监会否决。若此一交易成功,黄氏兄弟的不良货款就可合法打折抹平(用一亿多还四亿多的欠款)。 这些通过特权和寻租致富的人,获得企业发展稀缺的资本、土地、原料等资源,迅速积累财富。中国国有资产已成为政商黑市交易的商品,政商之间,以双轨操作方式,将国有资产,以五鬼搬运的方式,转移到特定的特权或利益分子的手中。 在鹏润的高层圈子裡,黄光裕被公认颇具「赌性」。多年来,这位备受争议的企业家,创造了同样备受争议的「国美模式」——以尽可能低的价格实现快速销售,并最大化的佔据市场份额。 国美电器的大部分利润并不来自通常的销售环节,而是向上游供货厂商索取销售「返利」。国美电器报表显示,向供货商收取的进场费、广告推广费等「其他收入」,佔据了公司很大利润的比重。国美以低于厂商定价的方式推动销售,产生的亏损甚至要厂商弥补。 2002 年华盛顿邮报曾报导,外资大举进入中国大陆,20年内计有41多万家中国企业在外资的资助下成立,但是许多企业却发现他们合伙的中国投资人内神通外鬼,在外设立「分公司」,以五鬼搬运法与合资企业作不平等竞争。以「空手道」拿国库钱,大作无本生意,製造了许多一夜致富的神话。 走笔至此,突然想到前不久才冒出来的浙江东阳26岁的神祕女富商,本色集团的吴英不但以现金2亿元买下浙江东阳世纪贸易城,而且所有生意都是现金交易,不通过银行转帐。这是另一个一夕暴富的「现金富豪」。 ---------------------------------------------------------------------------------------------- 黄光裕传遭调查比操纵市场更复杂日期: 2008/11/24 14:43    中国商界的传奇人物、国美电器控制人黄光裕已被北京市公安局专案组拘查数天。昨天,消息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证实上述消息。    “北京市公安局为黄光裕的调查成立专案组,规模很大,已经好几天了。”上述人士昨日说。对此消息,国美电器负责新闻宣传的人士昨日答复本报说:“我不知道黄总还在不在。”他并未表示国美电器是否将对此发布公告进行解释。由黄光裕、黄俊钦兄弟在1987年白手起家创办的国美电器,目前已发展成中国最大的家电零售企业。    传闻与黄光裕同被调查的国美电器副总、财务总监周亚飞昨日手机关机。国美电器总裁陈晓手机昨日转至秘书台。目前并未知晓国美电器有几位高管涉及调查一案。    对于黄光裕涉案起因是否包括涉嫌操纵市场,中国证监会相关部门多位人士昨日对本报表示并未听闻此事。据上述人士解释,正常的证券监管部门调查程序应为,若上市公司及实际控制人涉及操纵市场,应由证监会稽查总队进行非正式调查,在获得确凿证据后进行正式立案调查,此时将知会上市公司要求对此公告,并将在调查结束后公开发布结果,涉及刑事犯罪者将被移送公安机关。    黄光裕多次“荣登”中国富豪榜的首富地位,其创业经历和商业才能也得到了广泛认可。2008年10月揭晓的《2008胡润百富榜》中,黄光裕以430亿元财富第三次当上胡润版“中国首富”。黄光裕拥有香港上市公司国美电器35.55%的股份,同时拥有零售类非上市公司100%的权益。在房地产投资方面,黄光裕创立了北京鹏润投资有限公司,北京鹏润大厦、鹏润家园、国美第一城、明天第一城等地产项目均由其出品。    据财经网报道,此前黄光裕曾因创业早期一批总额13亿元的违法违规贷款被调查过。但2007年1月16日,国美电器在香港联交所发布公告表示,公安部针对黄光裕及其间接持有的鹏润房地产公司的“协助调查已经正式撤销”。    财经网昨日的报道称,黄光裕或涉嫌对其兄黄俊钦控股的ST金泰股价进行操纵。黄俊钦系新恒基集团创始人,而ST金泰去年发布资产重组公告称,将以每股不低于3.18元的价格,向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80亿股A股。其控股股东新恒基控股集团及北京新恒基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以旗下价值221亿元(未经审计)的九个地产项目资产,认购70亿股,另向其他特定投资者发行的10亿股将为现金认购,预期募集资金25.65亿元。    而上述消息人士昨日表示,拘查黄光裕的原因要比操纵市场更复杂。    本报记者上周早些时候就开始多方了解黄光裕被拘查的确切原因,但无法获得权威说法。一种说法是,黄光裕可能涉及动用资金炒作期货或衍生品,在资金来源和进出内地与境外的过程中存在问题。国美方面的一位高管昨日说:“我不能代表公司发言,我个人相信,经过调查问题会澄清。”    本报记者昨晚访问了国内一家连锁流通企业的高管,他表示前几天已经听到黄光裕出事的消息,“他这几年对于具体的业务已经没有多少兴趣,把大量精力放在资本运作、炒期货等上面”。对于国美的前景,他则表示,“假如黄光裕不在国美了,对国美来说也不一定就是坏事,客观地说,国美的制度还是比较完善的,在公司发展比较早的时候就注意建立制度。所以国美自身的运作并不一定出大问题。”    “不过,这件事对方方面面的冲击会很大,尤其是心理上的。”    瑞银投行中国区主席蔡洪平昨天在电话中告诉本报记者:“这场金融风暴也是对一些喜欢资本运作富豪的‘屠杀’,它促使我们反思,中国的企业家还是要把双脚牢牢立在中国的大地上,立足于主业和实体经济,而不是忙着到处‘投资’,争着当‘资本家’。”不过他未对黄光裕一案作直接回应。    蔡洪平说,过去一两年,不少中国企业家喜欢满世界跑,他们已经“PE化了”,不惜拿自己的资产(如股票)做抵押,进行高额融资,再进行投资,企图赚一把快钱。而现在资产价格大幅缩水,当时的抵押物价值不够,就会被call margin(追加保证金通知)。例如,一家在香港上市的公司去年向某投资银行融资时每股的作价是30多元,现在只剩下6元左右。他呼吁企业家“回到根本”。    目前尚未得知黄光裕一案对国美电器的经营有何具体影响,但已有传闻称一些电器供货商在考虑是否向国美采取更为谨慎的供货方式。陈晓在去年一季度财报发布会上称,国美电器店铺遍布全国200多个城市,但大多数门店为租赁方式,平均年租金为150万元左右。    为融得更多资金以在国内与竞争对手苏宁电器(002024.SZ)抗衡,国美电器从去年开始便在多个场合呼吁要求成为民营企业红筹回归第一股,但证监会并未放行。    记者昨日了解到,国美高层在刚刚过去的周末已经与部分核心供应商进行了私下沟通。某家电企业中国市场营销负责人透露,国美方面通报了一下情况,并说“与国美上市公司没有关系”。目前,该企业与国美合作的业务一切正常。    另一家家电企业中国业务有关负责人也说,“现在一切合作正常”,目前该公司正在与国美积极准备下一步的促销活动。    不过,也有一些家电企业的有关负责人向本报记者称,国美方面尚未就此事与他们进行正式的沟通。不少供应商态度谨慎。    广东一家家电企业的老总表示,正等待国美尽快发出正式的公告,以了解到底出了什么事情。他认为国美对国内家电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渠道,不希望看到国美本身出什么问题。    本报在香港的特约记者了解到的情况是,国美有可能今天刊登公告。国美电器上周股价跌幅为15.15%,收于1.12港元。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 黄光裕涉嫌股票操纵被拘他老婆和财人务已经潜逃 本文网址:http://www.backchina.com/news/2008/11/23/19513.html  国美电器(0493.HK)董事局主席黄光裕被拘一事,在市场暗传几日后,终于被媒体广泛报道。   11月23日晚间,国美电器一位负责人告诉和讯网,国美电器将于明日停牌,但不会有针对黄光裕被拘事件的解释性公告出台。   另据和讯网了解,三星电子总部已经要求下属公司停止向国美电器供货。而更多的家电企业已经降低国美电器的信用评级,停止与国美电器的延期支付交易,改为现金交易,即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以防止可能发生的损失。  根据《财经网》23日下午报道,黄光裕被调查的起因是涉嫌“操纵市场”,具体系指对其兄黄俊钦控股的*ST金泰(上海交易所代码:600385)股价进行操纵。   11月19日下午2时,一则短信群发至小范围记者,短信称“国美老板黄光裕和财务总监周亚飞已于周一(17日),被相关部门带走调查,至今无下落。黄的老婆杜鹃和一主要财务人员已潜逃,涉及多起重大案件……”。   和讯网在接到这则短信后,随即回拨发送短信的手机号码,但遭对方挂断电话。而后,和讯网马上向国美电器副总裁何阳青求证。何阳青称“此前曾有多次类似短信”,并表示短信无聊。   11月20日,这则短信扩大至更大范围。当晚,国美电器供货商四处探听消息。目前,中外家电品牌皆于国美电器有大量交易,基本上采用延期支付的方式。(即先把家电交给国美销售,再于一个约定时间后回款。)黄光裕被拘的消息引发了供货商的恐慌。   11月21日下午,有网络媒体公开报道黄光裕被拘消息,这条消息随即被国美电器要求撤下。然而,此后国美电器再也无法控制媒体的报道,港、台媒体纷纷跟进。   11月22日,香港明报的报道,国美近年积极搞收购合并,以扩大市场占有额,为此耗用了巨额资金,经营成本也因为分店及员工数目急增而大幅上升。知情人士指出,金融海啸来袭,国美销售业绩急跌,但开支方面却由于许多店舖签了固定租约,而在新《劳动合同法》下又不能任意解雇员工,故正面对收入下滑、但开支未能减的局面。正因如此,国美高层正担心一旦国美老板被查一事曝光后,供应商可能会追讨欠款及收回货物,令情况恶化。   11月23日晚间,财经网报道称,从多渠道获悉,黄光裕被调查的起因是涉嫌“操纵市场”,具体系指对其兄黄俊钦控股的*ST金泰(上海交易所代码:600385)股价进行操纵。2006年10月底,《财经》杂志曾报道,黄俊钦、黄光裕兄弟因其早年间一批总额13亿元的违法违规贷款,被公安部正式立案调查。-----------------------------------------------------------------------警方昨日仍然拒绝证实相关传闻,而国美集团则发表声明,称有关传闻尚待核实。中央电视台昨日午间的「新闻30分」报道称,北京市公安局对「黄光裕被抓」传闻未予证实。官方新华社昨日则引述北京市公安局表示,尚未得到相关部门的通报,目前对此事件不作回应。一直不愿置评的国美电器(0493)昨日终发表声明,指公司现时尚未可以核实主席被查的消息,正就此作出查询,但称公司迄今并没有收到任何监管、政府或司法机关发出的通知或法律文件。本报记者昨日到北京国美总部及门市观察,未发现有任何异常状,据称其年度採购大会仍会在照常举行。季度业绩多赚近四成于本港上市的国美电器昨日在港交所发出公告,指主席黄光裕被查的消息仍有待核实,但为免引起市场溷乱,故其股份已于昨日早上停牌,直至另行通告为止。国美昨日同时公布其截至9月底止的第三季业绩,指扣除可换股债券等衍生工具的公允价值及汇兑损益影响后,核心盈利为17.8亿元,按年增长38%;而销售收入则增长20%至364亿元。第三季内其同店销售增长高达8.95%,较第二季时的倒退情大为改善。国美发言人拒绝评论黄光裕是否出席董事会会议。有零售分析员指出,国美第三季业绩表现不俗,惟担心公司的资金状。「它欠供应商的货款达140亿元,只要有一部分供应商提前追数,公司就会出现资金不足的情。」国美截止9月底手头现金达30.56亿元。据消息透露,国美昨日临时宣布取消原定在昨晚举行的业绩电话会议,但未说明取消原因。重申获供应商支持昨日国美集团于北京的总部发表声明,强调包括海尔、格兰仕、创维、长虹、海信、TCL、康佳、美的、夏普、飞利浦、索尼、松下、西门子、方太、老闆、帅康等十多家供应商均表态继续支持国美。三星(Samsung)中国总部公关经理邹积海昨日接受本报查询时表示,对于内地有网站指三星已向国美採取「一手现金、一手供货」的说法,集团方面未有听闻,现时与国美亦维持正常往来,相信集团追收欠款亦与黄光裕被捕的消息无关。---------------------------------------------------------------------------------------------明报:温家宝总理亲自拍板:查黄光裕 据本报了解,国美集团主席黄光裕在北京被公安带走接受调查,极可能是有人涉及洗钱及税务问题。消息称,黄光裕要接受调查的决定,是由总理温家宝亲自拍板。  黄光裕近日被公安带走的消息,昨日在本港多份报章广泛报道,但内地报章对此则只字不提。在国美公司总部所在的北京鹏润大厦,昨日因是周六,上班的人很少,较为冷清。国美发言人表示看到香港方面的报道,暂时没有回应。而国美于北京的分店亦照常营业。由于内地网上关于事件的报道部分被删除,国美店员及顾客对黄光裕被带走一事多数一无所知。  10月被限出境京店照常营业  据悉,黄光裕早在上月就已被限制出境,其活动范围只能在国内。而公安调查范围则针对有人涉及洗钱及税务问题。由于黄光裕具有相当的知名度,且国美电器是中国最大的家电销售连锁店,因此,对他处理的决定是由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亲自拍板。本报记者昨日在北京了解,部分国美电器的供货商表示,正在观望事情的发展,才决定是否向国美采取行动,例如追讨欠款,或暂停供货。  向国美供应电视机的长虹电视管理层韩学军表示,对于国美黄光裕被调查一事,正“拭目以待、静观其变”。他指目前未采取任何行动,公司与国美的整体合作规模,达到数亿元人民币一年,他认为此规模不算太大。而国美对长虹的欠款,全国合共约3000万元人民币。  供货商静观其变未采取行动  另一家本港上市的电视生产商创维数码执行董事梁子正表示︰“我们是与国美公司做生意,而非与黄光裕做生意,个人与公司应该分开。”他指出,相信国美作为一家上市公司,有适当的公司管治,而国美对创维的欠款偿还情仍然正常,创维在控制信贷方面保持良好。 对于黄光裕个人梁子正不予评论,但对于国美则说︰“国美在内地是很大的连锁店,有其影响力。”------------------------------------------------------------------------- 黄光裕被调查 市场疯传其就是“最牛散户”刘芳2008-11-24黄光裕被调查的起因是涉嫌“操纵市场”,具体系指对其兄黄俊钦控股的*ST金泰股价进行操纵。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市场人士向网易财经表示,黄光裕很有可能就是刘芳或者是其利益链条的最高端。网易财经23日从业内权威人士处获悉,国美集团董事局主席黄光裕的确已于日前被警方带走接受调查,而据23日晚间有关媒体报道,黄光裕被调查的起因是涉嫌“操纵市场”,具体系指对其兄黄俊钦控股的*ST金泰股价进行操纵。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市场人士向网易财经表示,黄光裕很有可能就是刘芳或者是其利益链条的最高端。去年曾显赫一时的最牛散户刘芳最先布局的就是ST金泰,*ST金泰2007年一季度报告显示,刘芳持有公司312万股股票,占总股数的2.11%。时隔数月,2007年7月9日*ST金泰发布资产重组公告,之后股价一路涨停,疯狂态势令市场咋舌,刘芳身价随之暴增。以当时一季度每股平均4元来计算,刘芳的建仓成本低于1250万元,在连续42个涨停之后,8月30号ST金泰的股价已经达到了25.31元,刘芳持有这只股票的市值已经超过了7900万。短短42天内,刘芳的收益超过了6600万元。当时市场的质疑就是,为什么一个散户能有如此能量,在题材还没开始炒作的时候果断进入?是什么让他有勇气拿一千万的成本炒作ST股?直到今天刘芳何许人也,仍然毫无所知。不过随着黄光裕因涉嫌操纵市场被拘,刘芳的身份渐渐明朗。该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表示,现在可以肯定的就是黄光裕可能就是刘芳或是其利益链条的最高端。他认为原因有二:一,资产重组的方案只有黄光裕等人提前知道,如此,提前介入顺理成章。二,以个人投资者身份介入,会使得自己进退自如,可以实现底进高抛的操作手法。他认为,刘芳其人很有可能是黄光裕众多私募基金中的一只的代表,这和当年的德隆案有着惊人的一致,都是在炒作题材之前,提前介入,获利退出。“而刘芳的消息也是惊人的准确,其提前建仓的几只ST股都是到后来有题材炒作在里面。”他认为以黄光裕的能量获得这些内部消息应该毫不费力,“黄光裕在资本市场圈内颇有威力,他就算不是大鳄也可以称之为枭雄。”随着这一案件的水落石出,刘芳和黄光裕的关系将会清晰,到时最牛散户的身份也会揭晓。 背景资料; 黄光裕是中国当代最成功的零售业企业家之一。但黄光裕三个字,已经加载了太多与他的气质和本性不相称的含义。  这些“无形资产”,有些让他暗喜不已,有些却让他负荷过重。现在即便是他的一些小商业把戏,都足以撼动整个中国零售市场。  再次当选中国首富,黄光裕成为无数中国年轻人追逐的榜样。然而人们不得不面对一个事实,黄光裕是位极端的人物,因为初中未毕业的他,在资本市场上所表现的套现能力,以及他的财富人生,在当代中国几乎不可复制。     不过,认定无形资产才是真正财富的黄光裕,所到之处,总能引发或大或小的动静:“你是怎样成为中国首富的?”“国美还能增长吗?”“这个庞大的商业帝国有足够坚挺的资金链吗?”这是人们最爱问黄光裕的问题,而他也总能不痛不痒地一一回答。事实上,有关黄光裕和国美的前途,常常成为财经媒体讨论的话题。  对于国美这样成长到很大规模而且还在迅速成长的公司而言,人们对其的任何质疑都不足为奇。一方面黄光裕的哥哥黄俊钦的隐形财富被外界津津乐道;另一方面国美内部家族成员的权力更选不断被曝光到台面上。  期待国美能有惊天动地的表现是一回事,但一味的追捧则可能导致相反的结果。国美也许算不上中国最好的私有企业,但他是野心和财富的代名词。  2006年黄光裕还能坐稳首富的交椅吗?我们不知道,就像黄光裕自己放话“2008年销售额达到1200亿”一样,也许只是一个市场想象,但已经让市场投资者们兴奋地盘算着未来盈利。正如拿破仑的经典名言:统治这个世界的是想象力。  国美似乎看上去很美。但在苏宁、永乐等竞争对手的不断挤压下,国美留给投资者的想象空间恐怕越来越小。  传言中的黄光裕具有教父般的霸气。  2005年12月3日,北京东方君悦酒店大宴会厅,英才杂志社等媒体主办的“最聚人气企业家”颁奖晚会正在进行当中。休息时间,参会人员三五成群聚在过道里闲聊。  只见一个留着寸头、身穿浅色西装的年轻人走过来,目不斜视地穿过人群,向贵宾室走去。有人反应过来:他不就是中国大陆首富黄光裕吗?  记者在对他一个多小时的独家采访中,黄光裕有问必答:“有人劝我说,你这么大企业的老总,走路慢点行不行?但我觉得那样太浪费时间了。”  140亿财富赋予了黄光裕耀眼的光环,但他显然没有闲心去享受这一切。面对“你觉得自己做得最奢侈的事情是什么”这个问题时,他想了半天才勉强答上来:“可能现在想吃点什么好吃的东西不用再先问价钱了。”  有时间,他也会上网去看看关于自己的报道。从17岁开始创业,19年时间里他和他的国美电器受尽了同行的排挤和媒体的非难,黄光裕已经修炼得几乎如老僧般宠辱不惊了。但有媒体指责国美是“黑社会老大式的企业文化”时,他仍然遮掩不住自己的年轻气盛:“我觉得很奇怪,他们这种故事从哪里编出来的?真这样,国家“打黑”我就要首当其冲了。我黑在哪里?我怎么黑了?”  之后他又开起了玩笑:“你们《英才》等媒体每年评出十位最聚人气的企业家,以后我们国美也要每年评选十位最有水平的记者。”  去年,关于黄光裕及其国美帝国太过于霸道的报道屡见报端。有意思的是,黄光裕干脆给自己剃了个光头,摆出一副完全无所谓的态度,似乎对“教父”、“价格屠夫”之类的称呼安之若泰。但有知情人透露,那段时间他压力特别大,以至于头发掉得太厉害,只得“剃度”了事。  黄光裕做事、做人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那就是看1+1是否大于2。他从家电零售行业拓展到房地产业和投资业,是基于此种理念;他在处理与手下人甚至家族成员的关系时,同样基于此种理念。  让人爱恨交加的36岁首富  直到2001年前,人们对黄光裕这个在《福布斯》中国富翁榜上名列前三的年轻人还知之甚少。  在不同的人嘴里,黄光裕的性格呈现出多样性。  黄的秘书对黄的评价是:为人仁厚,没有架子。据说他下班时经常和大厦里的保安、清洁工人亲切地打招呼。一些采访过他的媒体记者也觉得,黄光裕为人直率质朴。  但对于与他合作的供应商来说,黄光裕是一个让他们“爱恨交加”的人。国美电器对每一位供货商来说,意味着极具诱惑力的巨大销售量,但他砍价时的“残酷”又让人难以忍受。他们对黄光裕面部表情的典型描述是“大嘴一撇就说……”  而在鹏润大厦18层的国美公司总部,黄光裕却是一位让人敬畏的老板。有人称,甚至是他的亲妹夫、曾任国美总经理的张志铭,在黄光裕的办公室里“低眉顺眼像个小媳妇”,至于其他员工在谈到他时,更是连大气都不敢出。据一位现任职于国美的高管介绍,黄光裕“当他想好了一件事,或者在布置一件事情时,绝对是鸦雀无声,无条件服从的。”  曾有一位去国美应聘的职业经理人,这样描绘他面试时的经历:“黄光裕亲自领着十几位总监及总经理们对我进行面试。他一言不发,坐在宽大的老板桌后看着你,你感觉自己仿佛是笼子中的一头猎物,你不可能和他有平等对话的权利。”这位职业经理人感慨:“我走南闯北几十年,也和不少大老板直接共过事,但是黄是最不可捉摸的人。这是我几十年工作经历中最紧张的一次面试。”  黄光裕对属下的要求近乎苛刻。国美每年销售收入增长都是惊人的,但内部的高管却仍然诚惶诚恐,因为他们从来没有达到过黄光裕提出的目标。比如2003年国美销售额达到了178亿,但比预定的目标仍少了42亿。他常常对张志铭及其他高管说,如果不是为了给机会培养你们,让我亲自来操盘,国美比现在会更好。  黄光裕对员工的严厉随处可见。在一张国美高管递过的名片背面,可以看到这样一则“廉政承诺”:“本人与贵公司合作中承诺做到‘三不’——不接受客户礼物;不收取回扣;不以权谋私。请监督。”上面甚至连廉政举报电话都已经注明。  有高管对此表示理解:“没有他的霸道,也不可能成就他现在这么大的盘子。黄总还是比较讲义气的,有很多人离开国美然后又回来,他不会弃之不用,可能会提拔到更高的位置上去。  他有时处罚你,不是故意让你很难受,而是为了试探一下你的心态。如果你心态好,又有发展潜质,他就会刻意去培养你。”  这位高管介绍,前不久,他们在国美公司的咖啡厅里为黄光裕举行了一个简单的生日聚会。“那天他穿得很休闲,面对着生日蛋糕时,他竟然笑得那么孩子气。”  36岁首富黄光裕的最大兴奋点是什么?他回答说:“刚开始是以赚钱为最大的快乐,但后来考虑更多的是这个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对社会的影响如何?在商言商,我们在经营的过程中不乏很多技巧和手段,但最好的买卖是参与的各方都能赚钱,即使是消费者买了东西回家,都觉得不赔钱。”而黄光裕觉得,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最大的遗憾就是“总觉得时间不够用”。  有意思的是,在胡润的中国大陆百富榜中,黄光裕高居榜首,但同样在他公布的中国大陆慈善家榜单中,却没有黄光裕的名字。当面对记者“为富不仁”的质疑时,黄光裕似乎有点不屑:“做一些慈善事业是应该的,但我不想公布,因为做慈善事业是修心,而不是修名,说出来没有意思。”  据《英才》记者了解,黄光裕及其家族有据可查的善举有这样几宗:从2005年1月13日开始,国美电器出资1000万,启动援建海啸受灾国孤儿院的计划,其中黄光裕家族捐赠700万元;而据《汕头都市报》报道,2004年黄光裕家族捐赠400万元在家乡修建了一条“国美大道”;兄弟两人先后捐资254万多元,建设铜盂镇凤壶村敬老院、幼稚园等;捐资13万多元支持铜盂镇凤壶村曾厝的水改工程,圆了该村几辈人的自来水梦;2002年初,在原潮阳市举办的“情系民心”水改义捐活动中,他们现场捐资100万元支持水改建设;与此同时,他们还先后捐资500多万元支持汕头市各县区的社会福利事业……  至于为什么不站出来给大家起一个号召作用?黄光裕解释:“每个人做事都有自己做事的方式”。其实黄光裕还另有顾忌:“你说出来,会有很多人跑来向你要钱,让你防不胜防。”他觉得,作为一个企业家,不要去过分强调自己的社会责任,也不要去回避社会责任,到一定程度企业做大了,你就自然承担了一定的社会责任。“像我们企业家对社会最大的贡献,就是把自己的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投入到社会上去积极地运营。”  “黄俊钦比我有钱”  2005年12月6日,北京地产投资大鳄新恒基集团与广州著名房地产代理公司合富辉煌正式签署代理合作协议,标志着该集团的华南淘金之旅正式启航。业内人士透露,新恒基集团在广州白云区所开发的“云楠苑”有望于2006年中上市。  幕后操盘手黄俊钦的名字再次被人们关注。  与弟弟黄光裕近年来声名鹊起相反,大哥黄俊钦的曝光率几乎为零,以至于他的名字出现在2004年胡润的百富榜上时,黄光裕笑称:“这回胡润总算把他揪出来了。”  一直有传言,说黄俊钦、黄光裕的关系曾经闹得很僵,他们甚至一度叫自己手下的保安互相对峙。黄光裕对此传闻进行了澄清:“那是手下人不懂事。”黄光裕认为,兄弟之间意见不和、从而发生争吵,那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没有根本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因为两个人有各自不同的企业。  据知情人透露,外界看来一直不和的两兄弟,其实一直联手在做一些大事情,像2005年推出“国美第一城”的国美置业房地产公司,其实一直是由两人共同操盘,尽管黄俊钦在其中并没有股份,但国美的房地产开发业务均在黄俊钦的指导下进行。  对于黄光裕来说,黄俊钦不仅是大哥,更是他走上从商生涯的“领路人”。在家人的眼里,黄俊钦有技术方面的天才,从小就对组装电器着迷。有一年春节,他花了200元买了一个电视屏和一堆配件,在大年三十的晚上鼓捣了整整一宿,初一的早晨全家人一醒来,竟然惊喜地发现,他们可以用黄俊钦组装的电视机收看节目了。  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的经济政策还不是很明朗,但“地下经济”已冒着随时可能“踩雷”的危险蓬勃发展起来。广东开风气之先,很多人都投入了经商的浪潮之中。据知情人介绍,1985年左右,16岁的黄光裕便跟着19岁的黄俊钦开始出来闯荡了。  刚开始做的是倒卖小电器的生意,兄弟俩背着大旅行袋,装满了收音机、电子表之类的东西,从广东背到北方去卖。那时做这种生意是要冒很大风险的,因为倒卖电子商品在当时还是属于“投机倒把”的违法行为,是当时政策不允许的。所以她母亲在家里成天提心吊胆,生怕两个儿子出事。  不幸的是,担忧后来变成了事实——黄俊钦不久便出事了。那次是在呼和浩特,黄俊钦和另外一个人带了1000多块钱的货过去卖。也很凑巧,另外一个伙伴那天突然得了急性肠炎,跑到医院看病。结果警察把黄俊钦一个人给逮住了。警察指着那堆东西问黄俊钦,这些货是谁的?黄俊钦沉默了片刻,然后承认都是自己的。后来东西被没收了,人也被扣押起来。  想不到的是,这件事成了黄俊钦一家的转折点。事情过去以后,黄家和一个曾帮助过自己的朋友开始合伙做生意,办了一个无线电工厂,专门生产扩音器之类的产品,做了两三年的时间,赚了不少钱,家里条件慢慢好起来了。但后来两兄弟觉得自己还是不太适合搞产品的生产、开发,觉得自己更适合从事商品流通领域的生意,于是便来到了北京发展。  两兄弟于1987年共同创立国美电器。做生意之余,黄俊钦通过自学,掌握了高深的无线电技术和计算机知识。在1988年,当时只有三四家门面的国美就开始用电脑收款,这在当时北京的很多大商场都是罕见的。而电脑上使用的程序就是黄俊钦自己编写的。  1993年两兄弟分家。黄俊钦创办了新恒基集团,开始以罕见的低调在房地产业急速扩张,先后在北京和外地相继开发了新恒基国际大厦、北京静安中心、鹏润大厦(后转让给黄光裕)、沈阳新恒基中心、新恒基高科技大厦、皇家里兹饭店、沈阳新恒基大酒店、新恒基世贸饭店和朝来森林公园别墅等项目。除了房地产,黄俊钦还涉及生物医药和网路通信等领域,并于2002年收购了上市公司“山东金泰”。  黄俊钦属于那种干一行钻一行的“技术迷”。在盖鹏润大厦时,黄俊钦已经开始研究建筑设计,并亲自上马操刀,节省了很多空间,大大提高了利用率。  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个贫困的农村家庭养育的两个儿子,竟然都名列中国富人排行榜前列(在2000年胡润的百富榜上,黄俊钦已经以55亿的资产窜升至第13位)。当《英才》杂志记者当面询问黄光裕“兄弟俩到底谁更有钱”时,黄光裕回答:“他比我有钱,只不过他没有上市罢了,他产业的价值是难以估量的。”  谙熟房地产业务的黄俊钦,加上资本操作高手黄光裕,其效应将远远大于2。  国美二号人物张志铭另立门户  在为黄光裕打了12年工后,张志铭终于从一个职业经理人脱变为一个老板。  当年,黄光裕把国美电器交给二妹夫张志铭全权打理后,自己则开始从事房地产和投资业务。在张志铭领导下,国美在1997年以后快速发展,并于1999年开始向全国扩张。当时中国的家电零售业有“三张”之称:南京苏宁电器(002024,股吧)的张近东,山东三联集团的张继升,北京国美电器的张志铭。而国美的真正老板黄光裕却很少有人知道。  张志铭是一个地道的北京人,于1993年加入国美,曾是黄光裕的司机,黄看他踏实肯干,日渐委以重任,一直做到国美电器总经理,是仅次于黄光裕的第二号人物。1994年,年仅21岁的黄燕虹也加入了国美。黄燕虹历任鹏润旗下“万盛源物业”总经理、北京鹏润房地产开发公司副总经理、国美集团监察中心总监等职,后去国外读书。两人因为工作关系经常接触,产生了感情,并于1998年结婚。  虽然面对黄光裕时显得过于谨小慎微,但在一些国美员工的眼里,张志铭是一个“善于纳谏、博取众长、眼光敏锐、处事干练”的能人。据说,张志铭善于从每一个人身上听取意见,在与员工沟通时,他从不打断任何一个人的讲话。而他的工作量大得吓人,“在很多情况下,忙得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  即使如此,张志铭在国美频繁的人事调整中,已经“不止五起五落”,以至于有些媒体记者都懒得去记他的职务。但张志铭的成绩也得到了应有的回报:他从黄光裕那里分得了一定的股权。当黄光裕再掌国美电器后,张志铭已经积累了不少财富和资源。  张志铭2004年开始担任鹏润房地产总经理,具体运作开发“国美第一城”。据说,鹏润房地产是黄光裕和张志铭两人合股,黄光裕控股。2005年元旦,“国美第一城”开盘销售,取得了巨大成功,给了张志铭不少信心。  9个月后,张志铭成立明天地产,携“明天第一城”公开亮相。明天地产是张志铭100%拥有的房地产公司,2005年底要在立水桥和昌平分别开发各50万平米的住宅项目。有意思的是,明天房地产公司的LOGO与鹏润的LOGO十分相近——红黄基色不变,但是没了麦穗,只突出了中间那只大鹏。

2008年11月24日星期一

经济学网址大全

经济学网址大全 http://club.backchina.com/main/threads/20070501/506725.html
本文由倍可亲网友[ 漫画家Kevin ] 于 2007-5-1 03:11 上贴 原文网址: http://club.backchina.com/main/viewthread.php?tid=506725
经济学家 http://www.jjxj.com.cn/
北京大学国际经济研究中心 http://www.ccer.edu.cn/cn/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http://www.cenet.org.cn/cn/
清华大学经济研究中心 http://www.ncer.tsinghua.edu.cn/?
1.经济学家的网上资源 http://netec.wustl.edu/EconFAQ/EconFAQ.html提供的网上资源.
2.经济学网上接入服务 http://ideas.uqam.ca/提供经济学研究方面的资料
3.经济学网上接入服务之论文系列 http://ideas.uqam.ca/ideas/data/PaperSeries.html提供论文的机构
4.Altaplana国际经济学门户 http://altaplana.com/gate.html与国际经济学相关的资料 7
.5.金融经济学网站 http://www.finweb.com/提供金融、经济学方面的资料,包括论文、期刊、数据等
6.神奇经济数据库 http://www.economagic.com/集中了大量世界各国的宏观经济时间序列数据,主要供计量经济学家使用
8.国民经济研究局 http://www.nber.org/世界著名的研究机构,提供讨论稿、数据,中国研究人员可以免费下载
9.经济政策研究中心 http://www.cepr.org/世界著名的研究机构,有许多讨论稿,部分可以免费下载
10.普林斯顿大学Pliny Fisk经济学和金融图书馆 http://www.princeton.edu/~econlib/提供经济学,金融方面的论文,数据,经济学和金融学网站等。
11.经济链接 http://econlinks.com/提供经济学家、学生常用的链接 Elsevier Science / North-Holland的经济数据库 http://www.elsevier.nl/homepage/sae/econbase/menu.sht 包含大量论文,有17000多条摘要,6500篇文章可以全文下载(尚在增加中),涉及经济学的大部分学科 12.期刊大全 http://www.jstor.org/ 收集了部分期刊的电子版,只有会员机构的研究人员可以进入,但可试用其演示数据库
13.Blackwell出版社出版的期刊 http://www.blackwellpublishers.co.uk/asp/listofj.asp 世界著名的出版社Blackwell出版的期刊,部分论文可以免费下载
14.思想图书馆 http://www.idealibrary.com/servlet/useragent?func=showHome 包括Academic Press, Churchill Livingstone, W.B. Saunders, 和 Baillière Tindall出版的期刊和百科全书
15.社会科学研究网 http://www.ssrn.com/ 包括社会科学方面的论文,有5个专业研究网,涉及会计,经济,金融,拉美和法律
16.金融教员目录 http://www.cob.ohio-state.edu/~fin/findir/ 收录全球180个学校,前50名学校的金融教师名单
17.金融和经济研究人员黄页 http://welch.som.yale.edu/dir 搜索经济和金融人员的地址 数据网 18.耶鲁大学社会科学数据http://statlab.stat.yale.edu/SSDA/ssda.html
19.美国统计署 http://www.census.gov/
20.美国劳动统计署 http://www.bls.gov/
21.(美国)健康统计中心 http://www.cdc.gov/nchs/default.htm
22.(美国)社会保障管理http://www.ssa.gov/
23.政治和社会研究大学联合会(密歇根大学) http://www.icpsr.umich.edu/
24.密歇根调查研究中心 http://www.isr.umich.edu/src/research.html
25.经济学和老龄人口中心(加州大学:伯克利) http://arrow.qal.berkeley.edu/
26.老龄研究(政策研究中心:美国) http://www-cpr.maxwell.syr.edu/aging.htm
27.外国劳动统计 http://stats.bls.gov/flshome.htm
28.《计量经济学》杂志数据库 http://qed.econ.queensu.ca/jae/
29.世界银行数据http://www.worldbank.org/data/
30.货币,汇率数据 http://www.wiso.gwdg.de/ifbg/currency.html 31.欧盟 http://europa.eu.int/index.htm
32.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http://www.oecd.org/
33.世界银行 http://www.worldbank.org/ 经济学会
34.美国经济协会 http://www.vanderbilt.edu/AEA/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和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杂志的出版单位
35.美国金融学会 http://www.afajof.org/是《金融》杂志的出版单位
36.西方金融协会 http://www.gsm.cornell.edu/wfa/index.html 
37. 美国会计协http://www.rutgers.edu/Accounting/raw/aaa/ 著名的《美国会计协会季刊》的出版单位
38.金融研究学会 http://www.sfs.org/ 为金融从业人员和学术研究人员提供关于学术理论,研究和金融实际
39.国际金融管理协会 http://www.fma.org/index.htm 
40. 欧洲金融管理协http://www.odu.edu/~efma/ 经济学家的网上资源http://netec.wustl.edu/EconFAQ/EconFAQ.html 美国经济协会为经济学家提供的网上资源 经济学网上接入服务http://ideas.uqam.ca/            提供经济学研究方面的资料经济学网上接入服务之论文系列http://ideas.uqam.ca/ideas/data/PaperSeries.html提供论文的机构 Altaplana国际经济学门户http://altaplana.com/gate.html与国际经济学相关的资料 http://www.mises.org/ http://www.nobel.se/ http://www.ebook007.com/目前网上能找到最全的免费图书下载网站,以前素心学苑的书几乎都有,哲学方面的比素心学苑更多。
五星推荐!! http://www.nd.edu/~kmukhopa/cal300/calcutta/amartya.htm
阿玛蒂亚森的个人主页 http://www.robertmundell.net/
蒙戴尔的个人主页 http://emlab.berkeley.edu/users/mcfadden/index.html http://lily.src.uchicago.edu/jheckman.html
金融经济学网站http://www.finweb.com/ 提供金融、经济学方面的资料,包括论文、期刊、数据等
神奇经济数据库http://www.economagic.com/ 集中了大量世界各国的宏观经济时间序列数据,主要供计量经济学家使用
国民经济研究局http://www.nber.org/ 世界著名的研究机构,提供讨论稿、数据,中国研究人员可以免费下载 经济政策研究中心http://www.cepr.org/ 世界著名的研究机构,有许多讨论稿,部分可以免费下载
普林斯顿大学Pliny Fisk经济学和金融图书馆http://www.princeton.edu/~econlib/ 提供经济学,金融方面的论文,数据,经济学和金融学网站等。
经济链接http://econlinks.com/ 提供经济学家、学生常用的链接 Elsevier Science / North-Holland的经济数据http://www.elsevier.nl/homepage/sae/econbase/menu.sht 包含大量论文,有17000多条摘要,
6500篇文章可以全文下载(尚在增加中),涉及经济学的大部分学科 期刊大全http://www.jstor.org/ 收集了部分期刊的电子版,只有会员机构的研究人员可以进入,但可试用其演示数据库
Blackwell出版社出版的期刊http://www.blackwellpublishers.co.uk/asp/listofj.asp
世界著名的出版社Blackwell出版的期刊,部分论文可以免费下载 思想图书馆http://www.idealibrary.com/servlet/useragent?func=showHome 包括Academic Press, Churchill Livingstone, W.B. Saunders, 和 BailliereTindall 出版的期刊和百科全书 社会科学研究网http://www.ssrn.com/ 包括社会科学方面的论文,有5个专业研究网,涉及会计,经济,金融,拉美和法律 金融教员目录http://www.cob.ohio-state.edu/~fin/findir/  
收录全球180个学校,前50名学校的金融教师名单 金融和经济研究人员黄页http://welch.som.yale.edu/dir
搜索经济和金融人员的地址 数据网 耶鲁大学社会科学数据库http://statlab.stat.yale.edu/SSDA/ssda.html
美国统计署http://www.census.gov/
美国劳动统计署http://www.bls.gov/
(美国)健康统计中心http://www.cdc.gov/nchs/default.htm
(美国)社会保障管理局http://www.ssa.gov/
政治和社会研究大学联合会(密歇根大学)http://www.icpsr.umich.edu/
密歇根调查研究中心http://www.isr.umich.edu/src/research.html
经济学和老龄人口中心(加州大学:伯克利)http://arrow.qal.berkeley.edu/
老龄研究(政策研究中心:美国)http://www-cpr.maxwell.syr.edu/aging.htm
外国劳动统计http://stats.bls.gov/flshome.htm
《计量经济学》杂志数据库http://qed.econ.queensu.ca/jae/
世界银行数据库http://www.worldbank.org/data/
货币,汇率数据http://www.wiso.gwdg.de/ifbg/currency.html
欧盟http://europa.eu.int/index.htm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http://www.oecd.org/
世界银行http://www.worldbank.org/ 经济期刊 《兰德经济学》杂志。原名为《贝尔(Bell)经济学杂志》,1984年后改名至今。
http://www.rje.org/
《政治经济学》杂志http://www.journals.uchicago.edu/JPE/home.html
《金融》杂志http://www.afajof.org/jofihome.shtml
《金融经济学》杂志http://jfe.rochester.edu/
《金融和数量分析》杂志http://depts.washington.edu/jfqa/
《金融中介》杂志 http://www.apnet.com/www/journal/jf.htm
《商务和经济统计》杂志http://www.amstat.org/publications/jbes/index.html
《应用计量经济学》杂志http://jae.wiley.com/jae/
《经济研究评论》 http://www.exeter.ac.uk/restuds/Home.html
《金融和推测学》http://www.finasto.uni-bonn.de/journal/index.html
《农业经济学http://www.elsevier.nl/inca/publ...0/3/2/9/6/index.htt

全球股票和信用市场未来三个月崩溃

宋鸿兵:全球股票和信用市场未来三个月崩溃
2008年11月15日,“第五届中国经济增长与经济安全战略论坛”在北京召开。 
 以下为宋鸿兵的演讲实录:  各位朋友非常高兴今天有机会能来到这里跟大家交流一下,对国际金融形势下一步做一个简单的交流!我今天抛砖引玉,希望大家有一个互动,把这个事情有一个进一步的探讨。 
 从这次金融危机爆发到现在,我觉得首先需要一个定性。到目前为止有人说是监管的问题,有人说是金融市场的问题,虚拟经济的问题,怎么对这个危机定性?这个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不定性的话,谈不上其他的战略,我对这个定性自己认为这是一个原因之一,也是一次非常严重的危机。今天我从几个方面来探讨这个金融危机所带来的根源、核心。美国实际上已经处在这样一个状态之下,后续有强大的军事力量等等,但实际上你不能强迫别人去接受战争。根源上讲,02年到05年这几年超低的利息,导致了资产膨胀的模式不可持续,这次危机跟以前危机不一样的就是衍生品在其中起到了重大的作用。目前的政策是什么?资产价格不断下跌,这是根源,不管是七千亿还是一万亿,打破了就无法挽回,金融体系是巨大的效果,这个是逐步开发的,危机的动向,下一步在2009年的夏天,我们现在看到的是金融海啸的第一波。  这一场危机是典型的美国危机。左边这张是一季度美联储的货币发行量,是实体经济的差距压力,不用再说什么,这个问题显现的很明确了,美国的货币发行严重的超过了GDP的实际增长速度,说白了就是钞票的事。我们看出了一个有趣的现象,1971年之前,美元有一个国际的承诺必须要和黄金挂钩,这也是一个刚性,导致美元不可能大量的发行,大量的发行其他国家可以拿着美元兑换,美国承诺35美元/盎司,随时兑换。正是由于这样一个强大的制约,刚性的制约,导致美元从1969年到1971年之间,美元的发行量跟实体的GDP是非常的接近,随着美国二战结束之后,越南战争和一系列的战争都是大量消耗国家资源,到了71年是难以维持货币的发行和分析(?)。 
 美国为了大规模的走这条路,导致了美圆整个太高,这也是问题的根源,这就挂不住了,1971年8月7日宣布美国发布,1971年以来第一次新货币时代。到目前为止这个试验可以称之为一次伟大的试验,进行了37年,反过来看,新货币政策一定是更接近,更有益于社会进步。因为他最近采访的,这个从现在来看未必如此。这次伟大的试验能否成功?我们现在不好说,从美元现在的情况来看,我觉得这个试验是难以进行的,这个系统一定会崩溃。从这个角度来讲,从货币体系究竟有什么作用?很多人对货币的问题有一点自己的看法,货币起到的是社会财富的分配问题,创造的财富其实是做蛋糕的,虚拟经济特别是以货币为核心的经济,主要是切蛋糕的。关键在于哪?关键在于比较合理,一种合理的货币体系一定是这样的。这是任何一个有活力的社会,任何一个处在上升阶段的体系所共同的特点。货币体系也是社会伦理道德的基础,你要破坏了这个基础,就会导致你的鼓励投机,后果就会抑制。很多国家都走了这个时候。古希腊和古罗马,最后超过通货膨胀,就是由于这个制定了非常严格的货币政策,由于财政的开销,战争开销是罗马经济利益,在公元前后50年,保证了货币问题,在那里是货币制度的黄金时代。整个贷款利率是35%,创造财富的欲望和社会财富创造能力极大的提高和增强。  但是随着货币制度逐渐逐渐走向一种参涨(?),这实际上是在玩弄这些游戏,时间长了之后,主要原因是战争的需要和财政统治者的影响,导致了这些问题。罗马经济直接导致了这些问题。到公元300多年的时候,到了那个时候,罗马帝国严厉的管理这个。管制的后果是什么?让老百姓以这样的价格生产,有一定的亏损,亏损的话就不愿意这样卖。有黑市信息,黑市的价格远远超过于这个。老百姓说你让我以这样的价格亏损,我不干好不好,这些人就退掉了,这样一种乡村去生活,这样整个财政的政策就大大衰减。加大了货币的参展(?)的速度和膨胀。  
到了1350年左右,这个量已经是这个时代的6千万之一,当时的文化已经属于货币体系崩溃,我们后来看到一方面由于东方进行冲击,导致北部向南冲击,这些渔民打垮的主要问题是没有影响,他所有的金融系统已经全面崩溃,罗马已经有了东西,整个国家的战争有奇特的做法。这属于说明货币政策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政策,合理不合理,对于整个国家财富的创造是有很重要的东西。这些日子是国民党,1949年开始的。共产党4月份开始,几乎没有发生,主要原因是蒋介石货币制度实在是太害人了,使整个南部的中国,一夜之间变成次品,积累了极大的愤怒和仇恨,到上海富有的经济,这也是一个安全。首先是货币制度,已经在国民党政府积极起来的。这样的政府才会不堪一击。从这个意义来讲,货币也将称谓国家这是千真万确的。
  存在着人民币购买的,老百姓负担的是单位货币购买能力,一元人民币或者是一元美元,必需保持这个能力,人民币85年卖保险,说你现在买这个保险,退出的时候,3年之后一个月可以拿50的退休金,当时觉得是个很大的数,拿到50块钱的人民币,吃喝都不用发愁了,90年代初一个月的基本工资才69块钱,当时如果85年买的保险的话,他今年能退休吗?等于我们从海淀区把车放到国贸单程走回来,这就是80年代初的人所购买的。我们谈论的GDP这已经没有意义了,你所谓的GDP每一块钱是一个概念吗?不是一个概念。我既然失去了,怎么衡量我们?没有一个标准和尺度。我们现在所有的长期的科学计划,长期的公司,长远战略一切的一切都失去的一个发展的重量。这个是不合理的货币作为潜在的巨大的风险。 
 我们现在如果大家手里有100万人民币,或者是1000万人民币,假设你还能30年的话,我再举一个例子,90年理财当时挣了200万美元,是笔大数,所以想着推出江湖,在新西兰买了一个农场,结果他现在2000年以后,不断地回北京,每回来一次压力就更大,2008年重新要开始干,为什么?货币购买力越来越低。他现在损失购买率已经损失了50%以上。再过十年相当于二三十万。三十年之后呢?也是相当于现在几十万人民币的购买,这样的话才能退休。 
 货币制度决定了每一个老百姓他切身的利益,但是在货币上,全世界最缺乏对货币的问题,没有什么人能把这个问题说清楚。这个财富再分配使首先得到银行信贷,靠银行信贷最大的,储蓄存款会受到最大的剥削。这个制度本身是不合理的,也就是所谓贫穷化,这是不可避免的。从这里来讲,关于货币的问题,我觉得确实是非常值得的。为什么要写战争?既然意识到这个一个有利可得的事情,肯定会挖掘心思动脑筋想办法。右边这两组是广东货币增加的出现,我们看到经济在衰退,增加量是16%,我们现在看到美元,按照这个道理,美元应该是贬值,我个人认为,如果我们把这次金融海啸作为一个自然现象来看,海啸在真正理赔按揭的时候,他会对海边的海水产生强大的力量,真正见到海啸的时候,会发现海水会迅速退潮,海水被海啸吸到海中间,后续来的海浪形成更高的。所谓大商品下降就是这样的。美元不管是以16%的增加量,还是以增加的曲线,还是救市方案,最后落的钱从哪来?这个钱最后一定会去追求有序的商品,一定推动商品价格。很多人觉得经济在衰退,需求量在下降,这是一个国际,这个理论背后有一个前提,货币供应的问题,商品的问题,财政的问题。 
 换句话说,社会生产极度的萎缩,极度的衰退,在那样的情况下,物价下降了吗?没有,物价在增长,每小时都不是同样的价格,那是因为变化太多。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很多人再看到物价的时候,偏偏不讨论货币问题,这是美联储他们的一个说法,美联储现在的货币政策是不谈货币,是回避货币的说法。这个就很有意思,整个社会在这个情况下,这个社会是不可能持续不断增加的,绝对不可能,你如果出现猪肉价格上涨,猪肉价格上涨就会这样。其他的增长就会下跌。  整个社会应该是相互并从,在这个过程中,物价是稳定的,这只是一种方式,实际上来看,在1971年以后,37年相当于人类有史以来1971之前这样的。货币供应当中,是不可能发生大规模的变化。唯一是1900年发现南美文化,持续了150年的文化,导致了150年上涨了多少?上涨了3倍,150年上涨了三倍。现在不要说150元上涨,一年上涨也不稀奇,相对于现在的通货膨胀。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实际上是货币相关的。美元这次无论这次采取什么形式,最终必然有物价上涨。现在我们面对的未来十天的经济,很可能是70年的滞胀
。  很多人认为看看现在跟现实的情况跟不相近,我们认为这是假相,从美国类似的金融累计来看,81、82年历次金融危机都是当进入衰退头几年进入之内开始下降。
  我们现在看的降价很可能是短暂临时性,当美国的经济危机通过运钞的方式来解决的话,会谈过去年谈过的。大的商品价格仍然会上涨,150美元这样的,挡不住。原因是什么?这次危机的形式从根本来讲是美国的问题,美国欠了多少钱?美国联邦政府欠了11.3万亿,地方政府是2.2万亿,社保亏空13.2万亿,联邦雇员是4万亿,联邦政府会员2.7万亿。美国政府总数是118.1万亿,私人的商业是13.8亿,金融机构覆盖是11.8万亿。我们把美国政府私人商业,美国社会全部的负债加在一起,总的覆盖潜在是多少?是160.1万亿。这个债务我认为不管是什么,不管他是什么白猫还是黑猫,不管是什么样的,这一代是没有安排的。蓝线是美国的国民收入,任何一个国家都应该是这样的。红线是这样的,全部是这样的,他现在实际上全美国资产进行严重的覆盖。这个债务是以这个规模开始的。53万亿的债务最低的债务员是国债,美国年均增长3%。我们这样简单算一下,商业债务下线可以是20%。最低的算是15%,54%在上涨。最终结果就是看到的红线。  
写完这个的时候,06年的时候,这个图是48万亿,两年就变成53万亿,两年增加5万,越到后面增加越快。大家其实看到这张图就可以看到,美国政府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忍受经济长期衰退十年,二十年,再一个就是大规模的印钞票,通过印钞票缓解债的压力。你要想存钱就应该这样。经济要衰退,政治家就相当于这个,美国政府最终必然选取的就是蒸发货币,缓解债务压力。  资产泡沫膨胀应该是经济增长模式是不可持续的。这种东西也是比较简单的东西,美国持续80年代初,10%逐年下降到90年代中降到42.6%,2006年和2007年都是负增长。投资应该跟储蓄相匹配。你这个国家能够持续多少钱就拿去投资,才能力创造就业,这是一个正常国家的增加的办法。美国现在走的不是这条路,他是所谓的消费,这东西本来就不可能,这东西是一个逻辑上的东西,这能持续吗?美国为什么就居然做到了?2001年以后,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房地产市场都在不断地繁荣。这个游戏怎么玩?持续的是负增长,其次就是美国倡导的全球金融体系。吸引其他国家的办法。从01年到07年,有5万亿元,在这外国储蓄创造的话,举一个例子,中国老太太每天辛辛苦苦的工作,创造的财富,创造各种各样的财富,外汇增加,中国老太太的钱通过购买美国的国债,从美国借走了,这五万亿美元的储蓄,直接造成两个效果,第一个效果是生产价格。再一个是贷款成本价格。在这两层因素之下。增值之后美国老太太可以进行增值,美国老太太有一个创新工具,增值贷款,120万的时候,可以给银行做抵押,银行把15万的现金,美国老太太拿着这个现金去买汽车、买家具,去旅游,下馆子,这样一花钱就上去了吗?各种各样的经济就好起来了。美国老太太花的是中国老太太的钱。每月每日的干的存在银行的钱。中国老太太拿的就是一张票。现在我们看美国出现了严重的问题,还不起了。
  这个游戏资金链就在这儿。中间存在一个什么问题?严重的问题就是经济增长模式靠不断地所谓的资产价格上涨来拉动经济增长和消费。这个限度在哪?当美国的房价上涨,涨不动的时候,当整个美国房价2006年达到顶峰的时候,增值的那部分没有了,老百姓全部没有储蓄,刺激GDP72%的消费在哪来?这就是我们看到的美国现在终于体现出来了消费信息的不足,信息下降,枯竭,就会使信息严重下降,这是必然的。
  今天通过这个情况,这就是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明年整个金融市场,信贷资产就下降。房子是房地产商的商品。这是第一个问题,房地产是一个长远的,所有的水泥、家用电器都会受到房地产的影响,会出现大面积的产业过剩。这些都会受到影响
。  另外一方面就是所谓的汽车工业,今年1200万的产业,整个过程的情况也是这样的。按照现在的情况来说,欧洲对中国的订购量是1/8,出口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经济实际上是一个比较危险的情况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明年所碰到的实际问题我觉得是难以避免的。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措施,面对这样大一次经济结构大调整,目前采取的手段都还是不足的。明年上半年可能会不太好过。这个也就说明一方面是美国资产的膨胀依赖性的增长模式,同样相反中国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也同样会持续,最后不走上靠内需,自主型的增长是不可能的。虚拟经济符合财务分配,导致创造实体经济,得不到相对立和匹配的经济。这样的话在长期的情况下,研究了一定的程度,金融危机的变化,不管是公司欠债还是个人的欠债,这就是金融危机所产生的。  导火索是次贷危机,危机的放大器,金融衍生品爆炸式增长创造的高倍杠杆。(如图)  从06年的房地产,这个速度和这个陡度在直线下滑,我的探讨是美国房地产价格在直跌,金融市场动荡的结束,房价是观察美国经济是否富庶的主要的问题。这个是根本性的问题,当房价上升开始有反弹了,老百姓有增值,有增值就可以消费资金的来源,没有的话消费资金就没有来源,这就没法消费,这个就没有办法。这个就2007年去年9月份跟很多专家探讨次债危机的时候,很多人当时都在说这些,很多人认为观念很简单,2000亿的次债危机,四万亿,加在一起,百万亿的庞大市场也就是两三千的内容,怎么会造成全球金融危机?怎么造成金融动荡?思想方法静态,他只看当时的情况,再一个他不看整个危机的空间结构。当时在凤凰卫视的时候,当一个借款的人开始出现房地产的时候,这个人还有动机去还信用卡和房子的贷款吗?房子都没有了,我干嘛还保持着一个良好信用?在这样的情况下一开始都会出现问题。这个也就是说从一开始必然是超越次债危机的。  
从垂直方面来看,危机的结构是一个倒的金字塔,问题是什么?你的基础资产是这样的,经过几次衍生变成了一个CDU,在这样的一个反复的情况下形成了庞大的问题。当第一层被烧化了,第一层撑不住了,第一层加第二层的重点加在一起,第三层就是三层加在一起,冲击的越来越大,冲击力是越来越强,这个是很多人没有想到的。所以他不是平面的问题,这就是我现在搞不清楚,三四千美国政府要花两千亿,为什么?就是因为加速。  
这是我刚刚提出的,金融危机的四个发展阶段。 
 1.次贷地震。 
 2.违约海啸。“两房危机” 
 3.利率火山。信贷全面紧缩造成长期贷款利率飙升,触发利率掉期市场危机。 
 4.美元冰河。全球美元资产出现信心危机造成美元的世界储备货币地位动摇。  
这个是6月16日,提出次贷危机的第四个阶段判断。(如PPT)  
这张图是次贷地震图,美国的金融创新从这个调整期大概是2004年,这个贷款很少,04年的时候,到国会做演讲,做贷款人胆量小,用这个贷款可以大大降低贷款成本,这个就是中国所说的贷款。   我们来看2008年,危机第二阶段,信用违约海啸。连续三个月大规模的调息,有了2007年的三次比较吻合,给了全球股市一定的大问题。通过各个渠道给报了,也发表了一些文章,多数人认为是这个体系,少数人认为不太相信。炒股票是6月、7月、8月,放到这三个月,后果不堪设想。到了08年的6月6日美国股市暴跌近400点,幅度超过2007年8月次贷爆发。(如PPT)到了6月4日和5日,他们听我的给卖了,到6月6日那天,纽约出现了近4亿美元的大暴跌,这次而且是转折性的暴跌,次贷危机爆发的时候,这是转折性的,6月7日我宣布,当初是这样认为的。当一些股市开盘,那帮人是理解发生了什么事。两房的前景,安乐死。房地产指数从06年高点下跌20%,4万亿美元的房地产财富灰飞烟灭。两房债券违约率是两年飙升7倍。两房以30至60倍的杠杆运作,无法消化巨大损失,破产只是时间的问题。2008年第一季度银行共没收649.917栋住房,比去年同期暴涨112%。2008年第二季度银行共没收739.714栋。 
 2007年2月24日,房利美—美国金融业的泰坦尼克,撞上了次级贷款市场的冰山。(如PPT)。2008年7月对两房的前景第三次预警,两房要出事。第二阶段危机的新特点,信用违约掉期。金融资产出现信用违约的保险合同,1995年摩根大通首创的一种模式。将会在2009年的4到9月份之间,重撞全球市场。到目前为止关注的都是这个市场,总的规模是22.9万亿。  美国经济90年91年美国企业债违约历史数据,是历史的。  
从这个情况来看,最后的结论是什么?未来全球股票市场和信用市场未来三个月崩溃, 
 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

2008年11月22日星期六

参考消息

相关报道-
11月2日,在两度离开《福布斯》中国首富排名后,黄光裕终于又以180亿元的身家取代荣智健再登榜首。但好事未成双,反而为其带来噩运,黄光裕和其兄黄俊钦早年涉嫌违规贷款,受到中共公安机关调查。黄俊钦私人所有的「新恆基系」全部资产被查封,银监会参与摸查「新恆基系」及黄光裕所控「鹏润系」的整体银行贷款和负债。
首富吃国库被查
最新一期北京《财经》杂志报导,现年37岁,有「国美电器教父」之称的黄光裕和现年39岁的黄俊钦兄弟分别在创业阶段,涉嫌向北京中国银行违规贷款至少有人民币13亿元(1.65亿美元),还包括以租房形式向北京中行套取的逾亿元租金,以及之后的虚假房贷和车贷,最近遭中共公安部严密调查。
黄俊钦兄弟在20年前共同创立国美电器。1993年二人分家后,哥哥黄俊钦转向房地产业,建立「新恆基系」,在北京及东北拥有数栋着名大厦;黄光裕则独自经营「鹏润系」,国美电器、鹏润地产是他的主要资产。
中央社消息,就在《福布斯》发榜前不久,包括黄氏兄弟在内的29人以及旗下的39家公司被列入调查名单。其中黄俊钦全部资产已被公安部查封,而曾先后效力于黄氏兄弟的「新恆基系」最高层于星旺等人已被逮捕。早前,银监会也参与相关调查,调查对象是「新恆基系」及黄光裕所控「鹏润系」的整体银行贷款和负债。
这些黄俊钦兄弟创业期的「第一桶金」,是北京中行桉的核心桉由,而资金最终流向境外,去向至今尚未调查清楚。
如今,国美电器专卖店已遍佈中国100多座城市,数量接近600家;鹏润地产也在各地频频圈地,并已在北京开发了多处大型住宅区。
藉外资、国库得第一桶金
1995 年,黄俊钦等人与静安控股董事长邓南威接触,有意接盘静安控股全部股份,双方签约,邓南威与另一名股东梁湖南,将静安控股100%股权转让香港捷成(捷成为黄俊钦的私人公司),作价1800馀万美元。但黄手头并无资金,仅承诺在静安中心大厦建成后,黄以相应楼宇面积折抵股价款后,再办股权过户。
1997 年,黄俊钦和于星旺等人伪造静安公司执照、董事会决议及法定代表人邓南威的签名,以静安公司名义向北京中行贷款,当年贷款5笔,总计折合人民币2亿馀元。所得贷款主要转入香港捷成账户,后者再以投资款名义注入静安公司,另有一部分转入私人账户。贷款安排人,正是时任北京中行行长的牛忠光。
1998 年初,静安中心尚未竣工,黄俊钦等人伪造「预售契约」,将兴建中的静安中心首层、二层共计2237平方米的楼面,赠予雷瑛全资持有的香港中怡集团有限公司。随后,雷瑛以高出当时楼价数倍的价钱将未盖好楼面以1.17亿元租赁给北京中行,租期50年。租期始自1998年,北京中行分数笔将1.17亿元租金悉数付给中怡。事实上,2003年中行静安支行才搬进静安中心办公。
黄俊钦是透过北京女商人雷瑛与牛忠光结识,现年45岁的雷瑛在北京开有多家公司,与牛忠光过从甚密,这在北京中行内部是公开的祕密。
自1998年底起,静安控股这两名加拿大籍华人股东屡屡上告;黄俊钦等人生意却愈做愈大,并且将上述几笔贷款的借贷人变更为新恆基。直至2005年末,黄俊钦才向邓南威、梁湖南两位股东支付1,500万美元,将静安控股股权过户至自己名下。
同时,黄俊钦兄弟利用与牛忠光等人的关係,以不同公司名义继续向北京中行贷款。在1997年-2001年间,共贷得近10亿元(1.27亿美元),其中4亿馀元一直不曾还本付息。
就在今年十一前夕,原北京中行行长、中国银行董事牛忠光被逮捕,其密友雷瑛也同时被拘。现年62岁的牛忠光已退休,历任北京中行信贷处处长、行长,中国银行总行董事,并曾于1999年负责筹办东方资产管理公司。
黄光裕的五鬼搬运也不多让,1999年资金紧缺的他,以大量人头向中行北京分行办理房屋货款,搬出约3亿元的资金。另外又从中行北京分行套取约4亿元的汽车贷款,到手的资金都被迅速转移,挪作它用;目前已追回2亿元的汽车贷款。
黄俊钦、黄光裕兄弟的贷款大多以不相关的第三公司名义贷出,除了贷款用途不清外,还有大笔的无抵押贷款。
坏账剥离 国库通家库
2004 年6月,四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一齐参与了由中共央行及财政部主持的竞标,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以账面资产50%的名义价格,竞得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总计 2,787亿元不良贷款,其中包括黄俊钦兄弟的违规贷款中的4亿馀元,被北京中行作为不良资产剥离至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以账面资产23%计价。
2005年,信达曾将上述4亿馀元不良贷款单独打包出售。消息来源称,在四家竞标者中,有两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均为黄氏兄弟的母亲,其中一家以账面资产40%的价格得标,后为银监会否决。若此一交易成功,黄氏兄弟的不良货款就可合法打折抹平(用一亿多还四亿多的欠款)。
这些通过特权和寻租致富的人,获得企业发展稀缺的资本、土地、原料等资源,迅速积累财富。中国国有资产已成为政商黑市交易的商品,政商之间,以双轨操作方式,将国有资产,以五鬼搬运的方式,转移到特定的特权或利益分子的手中。
在鹏润的高层圈子裡,黄光裕被公认颇具「赌性」。多年来,这位备受争议的企业家,创造了同样备受争议的「国美模式」——以尽可能低的价格实现快速销售,并最大化的佔据市场份额。
国美电器的大部分利润并不来自通常的销售环节,而是向上游供货厂商索取销售「返利」。国美电器报表显示,向供货商收取的进场费、广告推广费等「其他收入」,佔据了公司很大利润的比重。国美以低于厂商定价的方式推动销售,产生的亏损甚至要厂商弥补。
2002 年华盛顿邮报曾报导,外资大举进入中国大陆,20年内计有41多万家中国企业在外资的资助下成立,但是许多企业却发现他们合伙的中国投资人内神通外鬼,在外设立「分公司」,以五鬼搬运法与合资企业作不平等竞争。以「空手道」拿国库钱,大作无本生意,製造了许多一夜致富的神话。
走笔至此,突然想到前不久才冒出来的浙江东阳26岁的神祕女富商,本色集团的吴英不但以现金2亿元买下浙江东阳世纪贸易城,而且所有生意都是现金交易,不通过银行转帐。这是另一个一夕暴富的「现金富豪」。
----------------------------------------------------------------------------------------------
黄光裕传遭调查比操纵市场更复杂日期: 2008/11/24 14:43
   中国商界的传奇人物、国美电器控制人黄光裕已被北京市公安局专案组拘查数天。昨天,消息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证实上述消息。
   “北京市公安局为黄光裕的调查成立专案组,规模很大,已经好几天了。”上述人士昨日说。对此消息,国美电器负责新闻宣传的人士昨日答复本报说:“我不知道黄总还在不在。”他并未表示国美电器是否将对此发布公告进行解释。由黄光裕、黄俊钦兄弟在1987年白手起家创办的国美电器,目前已发展成中国最大的家电零售企业。
   传闻与黄光裕同被调查的国美电器副总、财务总监周亚飞昨日手机关机。国美电器总裁陈晓手机昨日转至秘书台。目前并未知晓国美电器有几位高管涉及调查一案。
   对于黄光裕涉案起因是否包括涉嫌操纵市场,中国证监会相关部门多位人士昨日对本报表示并未听闻此事。据上述人士解释,正常的证券监管部门调查程序应为,若上市公司及实际控制人涉及操纵市场,应由证监会稽查总队进行非正式调查,在获得确凿证据后进行正式立案调查,此时将知会上市公司要求对此公告,并将在调查结束后公开发布结果,涉及刑事犯罪者将被移送公安机关。
   黄光裕多次“荣登”中国富豪榜的首富地位,其创业经历和商业才能也得到了广泛认可。2008年10月揭晓的《2008胡润百富榜》中,黄光裕以430亿元财富第三次当上胡润版“中国首富”。黄光裕拥有香港上市公司国美电器35.55%的股份,同时拥有零售类非上市公司100%的权益。在房地产投资方面,黄光裕创立了北京鹏润投资有限公司,北京鹏润大厦、鹏润家园、国美第一城、明天第一城等地产项目均由其出品。
   据财经网报道,此前黄光裕曾因创业早期一批总额13亿元的违法违规贷款被调查过。但2007年1月16日,国美电器在香港联交所发布公告表示,公安部针对黄光裕及其间接持有的鹏润房地产公司的“协助调查已经正式撤销”。
   财经网昨日的报道称,黄光裕或涉嫌对其兄黄俊钦控股的ST金泰股价进行操纵。黄俊钦系新恒基集团创始人,而ST金泰去年发布资产重组公告称,将以每股不低于3.18元的价格,向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80亿股A股。其控股股东新恒基控股集团及北京新恒基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以旗下价值221亿元(未经审计)的九个地产项目资产,认购70亿股,另向其他特定投资者发行的10亿股将为现金认购,预期募集资金25.65亿元。
   而上述消息人士昨日表示,拘查黄光裕的原因要比操纵市场更复杂。
   本报记者上周早些时候就开始多方了解黄光裕被拘查的确切原因,但无法获得权威说法。一种说法是,黄光裕可能涉及动用资金炒作期货或衍生品,在资金来源和进出内地与境外的过程中存在问题。国美方面的一位高管昨日说:“我不能代表公司发言,我个人相信,经过调查问题会澄清。”
   本报记者昨晚访问了国内一家连锁流通企业的高管,他表示前几天已经听到黄光裕出事的消息,“他这几年对于具体的业务已经没有多少兴趣,把大量精力放在资本运作、炒期货等上面”。对于国美的前景,他则表示,“假如黄光裕不在国美了,对国美来说也不一定就是坏事,客观地说,国美的制度还是比较完善的,在公司发展比较早的时候就注意建立制度。所以国美自身的运作并不一定出大问题。”
   “不过,这件事对方方面面的冲击会很大,尤其是心理上的。”
   瑞银投行中国区主席蔡洪平昨天在电话中告诉本报记者:“这场金融风暴也是对一些喜欢资本运作富豪的‘屠杀’,它促使我们反思,中国的企业家还是要把双脚牢牢立在中国的大地上,立足于主业和实体经济,而不是忙着到处‘投资’,争着当‘资本家’。”不过他未对黄光裕一案作直接回应。
   蔡洪平说,过去一两年,不少中国企业家喜欢满世界跑,他们已经“PE化了”,不惜拿自己的资产(如股票)做抵押,进行高额融资,再进行投资,企图赚一把快钱。而现在资产价格大幅缩水,当时的抵押物价值不够,就会被call margin(追加保证金通知)。例如,一家在香港上市的公司去年向某投资银行融资时每股的作价是30多元,现在只剩下6元左右。他呼吁企业家“回到根本”。
   目前尚未得知黄光裕一案对国美电器的经营有何具体影响,但已有传闻称一些电器供货商在考虑是否向国美采取更为谨慎的供货方式。陈晓在去年一季度财报发布会上称,国美电器店铺遍布全国200多个城市,但大多数门店为租赁方式,平均年租金为150万元左右。
   为融得更多资金以在国内与竞争对手苏宁电器(002024.SZ)抗衡,国美电器从去年开始便在多个场合呼吁要求成为民营企业红筹回归第一股,但证监会并未放行。
   记者昨日了解到,国美高层在刚刚过去的周末已经与部分核心供应商进行了私下沟通。某家电企业中国市场营销负责人透露,国美方面通报了一下情况,并说“与国美上市公司没有关系”。目前,该企业与国美合作的业务一切正常。
   另一家家电企业中国业务有关负责人也说,“现在一切合作正常”,目前该公司正在与国美积极准备下一步的促销活动。
   不过,也有一些家电企业的有关负责人向本报记者称,国美方面尚未就此事与他们进行正式的沟通。不少供应商态度谨慎。
   广东一家家电企业的老总表示,正等待国美尽快发出正式的公告,以了解到底出了什么事情。他认为国美对国内家电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渠道,不希望看到国美本身出什么问题。
   本报在香港的特约记者了解到的情况是,国美有可能今天刊登公告。国美电器上周股价跌幅为15.15%,收于1.12港元。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
黄光裕涉嫌股票操纵被拘他老婆和财人务已经潜逃
本文网址:http://www.backchina.com/news/2008/11/23/19513.html  国美电器(0493.HK)董事局主席黄光裕被拘一事,在市场暗传几日后,终于被媒体广泛报道。
  11月23日晚间,国美电器一位负责人告诉和讯网,国美电器将于明日停牌,但不会有针对黄光裕被拘事件的解释性公告出台。
  另据和讯网了解,三星电子总部已经要求下属公司停止向国美电器供货。而更多的家电企业已经降低国美电器的信用评级,停止与国美电器的延期支付交易,改为现金交易,即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以防止可能发生的损失。  根据《财经网》23日下午报道,黄光裕被调查的起因是涉嫌“操纵市场”,具体系指对其兄黄俊钦控股的*ST金泰(上海交易所代码:600385)股价进行操纵。
  11月19日下午2时,一则短信群发至小范围记者,短信称“国美老板黄光裕和财务总监周亚飞已于周一(17日),被相关部门带走调查,至今无下落。黄的老婆杜鹃和一主要财务人员已潜逃,涉及多起重大案件……”。
  和讯网在接到这则短信后,随即回拨发送短信的手机号码,但遭对方挂断电话。而后,和讯网马上向国美电器副总裁何阳青求证。何阳青称“此前曾有多次类似短信”,并表示短信无聊。
  11月20日,这则短信扩大至更大范围。当晚,国美电器供货商四处探听消息。目前,中外家电品牌皆于国美电器有大量交易,基本上采用延期支付的方式。(即先把家电交给国美销售,再于一个约定时间后回款。)黄光裕被拘的消息引发了供货商的恐慌。
  11月21日下午,有网络媒体公开报道黄光裕被拘消息,这条消息随即被国美电器要求撤下。然而,此后国美电器再也无法控制媒体的报道,港、台媒体纷纷跟进。
  11月22日,香港明报的报道,国美近年积极搞收购合并,以扩大市场占有额,为此耗用了巨额资金,经营成本也因为分店及员工数目急增而大幅上升。知情人士指出,金融海啸来袭,国美销售业绩急跌,但开支方面却由于许多店舖签了固定租约,而在新《劳动合同法》下又不能任意解雇员工,故正面对收入下滑、但开支未能减的局面。正因如此,国美高层正担心一旦国美老板被查一事曝光后,供应商可能会追讨欠款及收回货物,令情况恶化。
  11月23日晚间,财经网报道称,从多渠道获悉,黄光裕被调查的起因是涉嫌“操纵市场”,具体系指对其兄黄俊钦控股的*ST金泰(上海交易所代码:600385)股价进行操纵。2006年10月底,《财经》杂志曾报道,黄俊钦、黄光裕兄弟因其早年间一批总额13亿元的违法违规贷款,被公安部正式立案调查。-----------------------------------------------------------------------警方昨日仍然拒绝证实相关传闻,而国美集团则发表声明,称有关传闻尚待核实。中央电视台昨日午间的「新闻30分」报道称,北京市公安局对「黄光裕被抓」传闻未予证实。官方新华社昨日则引述北京市公安局表示,尚未得到相关部门的通报,目前对此事件不作回应。一直不愿置评的国美电器(0493)昨日终发表声明,指公司现时尚未可以核实主席被查的消息,正就此作出查询,但称公司迄今并没有收到任何监管、政府或司法机关发出的通知或法律文件。本报记者昨日到北京国美总部及门市观察,未发现有任何异常状,据称其年度採购大会仍会在照常举行。季度业绩多赚近四成于本港上市的国美电器昨日在港交所发出公告,指主席黄光裕被查的消息仍有待核实,但为免引起市场溷乱,故其股份已于昨日早上停牌,直至另行通告为止。国美昨日同时公布其截至9月底止的第三季业绩,指扣除可换股债券等衍生工具的公允价值及汇兑损益影响后,核心盈利为17.8亿元,按年增长38%;而销售收入则增长20%至364亿元。第三季内其同店销售增长高达8.95%,较第二季时的倒退情大为改善。国美发言人拒绝评论黄光裕是否出席董事会会议。有零售分析员指出,国美第三季业绩表现不俗,惟担心公司的资金状。「它欠供应商的货款达140亿元,只要有一部分供应商提前追数,公司就会出现资金不足的情。」国美截止9月底手头现金达30.56亿元。据消息透露,国美昨日临时宣布取消原定在昨晚举行的业绩电话会议,但未说明取消原因。重申获供应商支持昨日国美集团于北京的总部发表声明,强调包括海尔、格兰仕、创维、长虹、海信、TCL、康佳、美的、夏普、飞利浦、索尼、松下、西门子、方太、老闆、帅康等十多家供应商均表态继续支持国美。三星(Samsung)中国总部公关经理邹积海昨日接受本报查询时表示,对于内地有网站指三星已向国美採取「一手现金、一手供货」的说法,集团方面未有听闻,现时与国美亦维持正常往来,相信集团追收欠款亦与黄光裕被捕的消息无关。---------------------------------------------------------------------------------------------明报:温家宝总理亲自拍板:查黄光裕 据本报了解,国美集团主席黄光裕在北京被公安带走接受调查,极可能是有人涉及洗钱及税务问题。消息称,黄光裕要接受调查的决定,是由总理温家宝亲自拍板。  黄光裕近日被公安带走的消息,昨日在本港多份报章广泛报道,但内地报章对此则只字不提。在国美公司总部所在的北京鹏润大厦,昨日因是周六,上班的人很少,较为冷清。国美发言人表示看到香港方面的报道,暂时没有回应。而国美于北京的分店亦照常营业。由于内地网上关于事件的报道部分被删除,国美店员及顾客对黄光裕被带走一事多数一无所知。  10月被限出境京店照常营业  据悉,黄光裕早在上月就已被限制出境,其活动范围只能在国内。而公安调查范围则针对有人涉及洗钱及税务问题。由于黄光裕具有相当的知名度,且国美电器是中国最大的家电销售连锁店,因此,对他处理的决定是由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亲自拍板。本报记者昨日在北京了解,部分国美电器的供货商表示,正在观望事情的发展,才决定是否向国美采取行动,例如追讨欠款,或暂停供货。  向国美供应电视机的长虹电视管理层韩学军表示,对于国美黄光裕被调查一事,正“拭目以待、静观其变”。他指目前未采取任何行动,公司与国美的整体合作规模,达到数亿元人民币一年,他认为此规模不算太大。而国美对长虹的欠款,全国合共约3000万元人民币。  供货商静观其变未采取行动  另一家本港上市的电视生产商创维数码执行董事梁子正表示︰“我们是与国美公司做生意,而非与黄光裕做生意,个人与公司应该分开。”他指出,相信国美作为一家上市公司,有适当的公司管治,而国美对创维的欠款偿还情仍然正常,创维在控制信贷方面保持良好。 对于黄光裕个人梁子正不予评论,但对于国美则说︰“国美在内地是很大的连锁店,有其影响力。”------------------------------------------------------------------------- 黄光裕被调查 市场疯传其就是“最牛散户”刘芳2008-11-24黄光裕被调查的起因是涉嫌“操纵市场”,具体系指对其兄黄俊钦控股的*ST金泰股价进行操纵。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市场人士向网易财经表示,黄光裕很有可能就是刘芳或者是其利益链条的最高端。网易财经23日从业内权威人士处获悉,国美集团董事局主席黄光裕的确已于日前被警方带走接受调查,而据23日晚间有关媒体报道,黄光裕被调查的起因是涉嫌“操纵市场”,具体系指对其兄黄俊钦控股的*ST金泰股价进行操纵。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市场人士向网易财经表示,黄光裕很有可能就是刘芳或者是其利益链条的最高端。去年曾显赫一时的最牛散户刘芳最先布局的就是ST金泰,*ST金泰2007年一季度报告显示,刘芳持有公司312万股股票,占总股数的2.11%。时隔数月,2007年7月9日*ST金泰发布资产重组公告,之后股价一路涨停,疯狂态势令市场咋舌,刘芳身价随之暴增。以当时一季度每股平均4元来计算,刘芳的建仓成本低于1250万元,在连续42个涨停之后,8月30号ST金泰的股价已经达到了25.31元,刘芳持有这只股票的市值已经超过了7900万。短短42天内,刘芳的收益超过了6600万元。当时市场的质疑就是,为什么一个散户能有如此能量,在题材还没开始炒作的时候果断进入?是什么让他有勇气拿一千万的成本炒作ST股?直到今天刘芳何许人也,仍然毫无所知。不过随着黄光裕因涉嫌操纵市场被拘,刘芳的身份渐渐明朗。该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表示,现在可以肯定的就是黄光裕可能就是刘芳或是其利益链条的最高端。他认为原因有二:一,资产重组的方案只有黄光裕等人提前知道,如此,提前介入顺理成章。二,以个人投资者身份介入,会使得自己进退自如,可以实现底进高抛的操作手法。他认为,刘芳其人很有可能是黄光裕众多私募基金中的一只的代表,这和当年的德隆案有着惊人的一致,都是在炒作题材之前,提前介入,获利退出。“而刘芳的消息也是惊人的准确,其提前建仓的几只ST股都是到后来有题材炒作在里面。”他认为以黄光裕的能量获得这些内部消息应该毫不费力,“黄光裕在资本市场圈内颇有威力,他就算不是大鳄也可以称之为枭雄。”随着这一案件的水落石出,刘芳和黄光裕的关系将会清晰,到时最牛散户的身份也会揭晓。

背景资料;
黄光裕是中国当代最成功的零售业企业家之一。但黄光裕三个字,已经加载了太多与他的气质和本性不相称的含义。  这些“无形资产”,有些让他暗喜不已,有些却让他负荷过重。现在即便是他的一些小商业把戏,都足以撼动整个中国零售市场。  再次当选中国首富,黄光裕成为无数中国年轻人追逐的榜样。然而人们不得不面对一个事实,黄光裕是位极端的人物,因为初中未毕业的他,在资本市场上所表现的套现能力,以及他的财富人生,在当代中国几乎不可复制。  
  不过,认定无形资产才是真正财富的黄光裕,所到之处,总能引发或大或小的动静:“你是怎样成为中国首富的?”“国美还能增长吗?”“这个庞大的商业帝国有足够坚挺的资金链吗?”这是人们最爱问黄光裕的问题,而他也总能不痛不痒地一一回答。事实上,有关黄光裕和国美的前途,常常成为财经媒体讨论的话题。  对于国美这样成长到很大规模而且还在迅速成长的公司而言,人们对其的任何质疑都不足为奇。一方面黄光裕的哥哥黄俊钦的隐形财富被外界津津乐道;另一方面国美内部家族成员的权力更选不断被曝光到台面上。  期待国美能有惊天动地的表现是一回事,但一味的追捧则可能导致相反的结果。国美也许算不上中国最好的私有企业,但他是野心和财富的代名词。  2006年黄光裕还能坐稳首富的交椅吗?我们不知道,就像黄光裕自己放话“2008年销售额达到1200亿”一样,也许只是一个市场想象,但已经让市场投资者们兴奋地盘算着未来盈利。正如拿破仑的经典名言:统治这个世界的是想象力。  国美似乎看上去很美。但在苏宁、永乐等竞争对手的不断挤压下,国美留给投资者的想象空间恐怕越来越小。  传言中的黄光裕具有教父般的霸气。  2005年12月3日,北京东方君悦酒店大宴会厅,英才杂志社等媒体主办的“最聚人气企业家”颁奖晚会正在进行当中。休息时间,参会人员三五成群聚在过道里闲聊。  只见一个留着寸头、身穿浅色西装的年轻人走过来,目不斜视地穿过人群,向贵宾室走去。有人反应过来:他不就是中国大陆首富黄光裕吗?  记者在对他一个多小时的独家采访中,黄光裕有问必答:“有人劝我说,你这么大企业的老总,走路慢点行不行?但我觉得那样太浪费时间了。”  140亿财富赋予了黄光裕耀眼的光环,但他显然没有闲心去享受这一切。面对“你觉得自己做得最奢侈的事情是什么”这个问题时,他想了半天才勉强答上来:“可能现在想吃点什么好吃的东西不用再先问价钱了。”  有时间,他也会上网去看看关于自己的报道。从17岁开始创业,19年时间里他和他的国美电器受尽了同行的排挤和媒体的非难,黄光裕已经修炼得几乎如老僧般宠辱不惊了。但有媒体指责国美是“黑社会老大式的企业文化”时,他仍然遮掩不住自己的年轻气盛:“我觉得很奇怪,他们这种故事从哪里编出来的?真这样,国家“打黑”我就要首当其冲了。我黑在哪里?我怎么黑了?”  之后他又开起了玩笑:“你们《英才》等媒体每年评出十位最聚人气的企业家,以后我们国美也要每年评选十位最有水平的记者。”  去年,关于黄光裕及其国美帝国太过于霸道的报道屡见报端。有意思的是,黄光裕干脆给自己剃了个光头,摆出一副完全无所谓的态度,似乎对“教父”、“价格屠夫”之类的称呼安之若泰。但有知情人透露,那段时间他压力特别大,以至于头发掉得太厉害,只得“剃度”了事。  黄光裕做事、做人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那就是看1+1是否大于2。他从家电零售行业拓展到房地产业和投资业,是基于此种理念;他在处理与手下人甚至家族成员的关系时,同样基于此种理念。  让人爱恨交加的36岁首富  直到2001年前,人们对黄光裕这个在《福布斯》中国富翁榜上名列前三的年轻人还知之甚少。  在不同的人嘴里,黄光裕的性格呈现出多样性。  黄的秘书对黄的评价是:为人仁厚,没有架子。据说他下班时经常和大厦里的保安、清洁工人亲切地打招呼。一些采访过他的媒体记者也觉得,黄光裕为人直率质朴。  但对于与他合作的供应商来说,黄光裕是一个让他们“爱恨交加”的人。国美电器对每一位供货商来说,意味着极具诱惑力的巨大销售量,但他砍价时的“残酷”又让人难以忍受。他们对黄光裕面部表情的典型描述是“大嘴一撇就说……”  而在鹏润大厦18层的国美公司总部,黄光裕却是一位让人敬畏的老板。有人称,甚至是他的亲妹夫、曾任国美总经理的张志铭,在黄光裕的办公室里“低眉顺眼像个小媳妇”,至于其他员工在谈到他时,更是连大气都不敢出。据一位现任职于国美的高管介绍,黄光裕“当他想好了一件事,或者在布置一件事情时,绝对是鸦雀无声,无条件服从的。”  曾有一位去国美应聘的职业经理人,这样描绘他面试时的经历:“黄光裕亲自领着十几位总监及总经理们对我进行面试。他一言不发,坐在宽大的老板桌后看着你,你感觉自己仿佛是笼子中的一头猎物,你不可能和他有平等对话的权利。”这位职业经理人感慨:“我走南闯北几十年,也和不少大老板直接共过事,但是黄是最不可捉摸的人。这是我几十年工作经历中最紧张的一次面试。”  黄光裕对属下的要求近乎苛刻。国美每年销售收入增长都是惊人的,但内部的高管却仍然诚惶诚恐,因为他们从来没有达到过黄光裕提出的目标。比如2003年国美销售额达到了178亿,但比预定的目标仍少了42亿。他常常对张志铭及其他高管说,如果不是为了给机会培养你们,让我亲自来操盘,国美比现在会更好。  黄光裕对员工的严厉随处可见。在一张国美高管递过的名片背面,可以看到这样一则“廉政承诺”:“本人与贵公司合作中承诺做到‘三不’——不接受客户礼物;不收取回扣;不以权谋私。请监督。”上面甚至连廉政举报电话都已经注明。  有高管对此表示理解:“没有他的霸道,也不可能成就他现在这么大的盘子。黄总还是比较讲义气的,有很多人离开国美然后又回来,他不会弃之不用,可能会提拔到更高的位置上去。  他有时处罚你,不是故意让你很难受,而是为了试探一下你的心态。如果你心态好,又有发展潜质,他就会刻意去培养你。”  这位高管介绍,前不久,他们在国美公司的咖啡厅里为黄光裕举行了一个简单的生日聚会。“那天他穿得很休闲,面对着生日蛋糕时,他竟然笑得那么孩子气。”  36岁首富黄光裕的最大兴奋点是什么?他回答说:“刚开始是以赚钱为最大的快乐,但后来考虑更多的是这个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对社会的影响如何?在商言商,我们在经营的过程中不乏很多技巧和手段,但最好的买卖是参与的各方都能赚钱,即使是消费者买了东西回家,都觉得不赔钱。”而黄光裕觉得,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最大的遗憾就是“总觉得时间不够用”。  有意思的是,在胡润的中国大陆百富榜中,黄光裕高居榜首,但同样在他公布的中国大陆慈善家榜单中,却没有黄光裕的名字。当面对记者“为富不仁”的质疑时,黄光裕似乎有点不屑:“做一些慈善事业是应该的,但我不想公布,因为做慈善事业是修心,而不是修名,说出来没有意思。”  据《英才》记者了解,黄光裕及其家族有据可查的善举有这样几宗:从2005年1月13日开始,国美电器出资1000万,启动援建海啸受灾国孤儿院的计划,其中黄光裕家族捐赠700万元;而据《汕头都市报》报道,2004年黄光裕家族捐赠400万元在家乡修建了一条“国美大道”;兄弟两人先后捐资254万多元,建设铜盂镇凤壶村敬老院、幼稚园等;捐资13万多元支持铜盂镇凤壶村曾厝的水改工程,圆了该村几辈人的自来水梦;2002年初,在原潮阳市举办的“情系民心”水改义捐活动中,他们现场捐资100万元支持水改建设;与此同时,他们还先后捐资500多万元支持汕头市各县区的社会福利事业……  至于为什么不站出来给大家起一个号召作用?黄光裕解释:“每个人做事都有自己做事的方式”。其实黄光裕还另有顾忌:“你说出来,会有很多人跑来向你要钱,让你防不胜防。”他觉得,作为一个企业家,不要去过分强调自己的社会责任,也不要去回避社会责任,到一定程度企业做大了,你就自然承担了一定的社会责任。“像我们企业家对社会最大的贡献,就是把自己的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投入到社会上去积极地运营。”  “黄俊钦比我有钱”  2005年12月6日,北京地产投资大鳄新恒基集团与广州著名房地产代理公司合富辉煌正式签署代理合作协议,标志着该集团的华南淘金之旅正式启航。业内人士透露,新恒基集团在广州白云区所开发的“云楠苑”有望于2006年中上市。  幕后操盘手黄俊钦的名字再次被人们关注。  与弟弟黄光裕近年来声名鹊起相反,大哥黄俊钦的曝光率几乎为零,以至于他的名字出现在2004年胡润的百富榜上时,黄光裕笑称:“这回胡润总算把他揪出来了。”  一直有传言,说黄俊钦、黄光裕的关系曾经闹得很僵,他们甚至一度叫自己手下的保安互相对峙。黄光裕对此传闻进行了澄清:“那是手下人不懂事。”黄光裕认为,兄弟之间意见不和、从而发生争吵,那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没有根本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因为两个人有各自不同的企业。  据知情人透露,外界看来一直不和的两兄弟,其实一直联手在做一些大事情,像2005年推出“国美第一城”的国美置业房地产公司,其实一直是由两人共同操盘,尽管黄俊钦在其中并没有股份,但国美的房地产开发业务均在黄俊钦的指导下进行。  对于黄光裕来说,黄俊钦不仅是大哥,更是他走上从商生涯的“领路人”。在家人的眼里,黄俊钦有技术方面的天才,从小就对组装电器着迷。有一年春节,他花了200元买了一个电视屏和一堆配件,在大年三十的晚上鼓捣了整整一宿,初一的早晨全家人一醒来,竟然惊喜地发现,他们可以用黄俊钦组装的电视机收看节目了。  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的经济政策还不是很明朗,但“地下经济”已冒着随时可能“踩雷”的危险蓬勃发展起来。广东开风气之先,很多人都投入了经商的浪潮之中。据知情人介绍,1985年左右,16岁的黄光裕便跟着19岁的黄俊钦开始出来闯荡了。  刚开始做的是倒卖小电器的生意,兄弟俩背着大旅行袋,装满了收音机、电子表之类的东西,从广东背到北方去卖。那时做这种生意是要冒很大风险的,因为倒卖电子商品在当时还是属于“投机倒把”的违法行为,是当时政策不允许的。所以她母亲在家里成天提心吊胆,生怕两个儿子出事。  不幸的是,担忧后来变成了事实——黄俊钦不久便出事了。那次是在呼和浩特,黄俊钦和另外一个人带了1000多块钱的货过去卖。也很凑巧,另外一个伙伴那天突然得了急性肠炎,跑到医院看病。结果警察把黄俊钦一个人给逮住了。警察指着那堆东西问黄俊钦,这些货是谁的?黄俊钦沉默了片刻,然后承认都是自己的。后来东西被没收了,人也被扣押起来。  想不到的是,这件事成了黄俊钦一家的转折点。事情过去以后,黄家和一个曾帮助过自己的朋友开始合伙做生意,办了一个无线电工厂,专门生产扩音器之类的产品,做了两三年的时间,赚了不少钱,家里条件慢慢好起来了。但后来两兄弟觉得自己还是不太适合搞产品的生产、开发,觉得自己更适合从事商品流通领域的生意,于是便来到了北京发展。  两兄弟于1987年共同创立国美电器。做生意之余,黄俊钦通过自学,掌握了高深的无线电技术和计算机知识。在1988年,当时只有三四家门面的国美就开始用电脑收款,这在当时北京的很多大商场都是罕见的。而电脑上使用的程序就是黄俊钦自己编写的。  1993年两兄弟分家。黄俊钦创办了新恒基集团,开始以罕见的低调在房地产业急速扩张,先后在北京和外地相继开发了新恒基国际大厦、北京静安中心、鹏润大厦(后转让给黄光裕)、沈阳新恒基中心、新恒基高科技大厦、皇家里兹饭店、沈阳新恒基大酒店、新恒基世贸饭店和朝来森林公园别墅等项目。除了房地产,黄俊钦还涉及生物医药和网路通信等领域,并于2002年收购了上市公司“山东金泰”。  黄俊钦属于那种干一行钻一行的“技术迷”。在盖鹏润大厦时,黄俊钦已经开始研究建筑设计,并亲自上马操刀,节省了很多空间,大大提高了利用率。  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个贫困的农村家庭养育的两个儿子,竟然都名列中国富人排行榜前列(在2000年胡润的百富榜上,黄俊钦已经以55亿的资产窜升至第13位)。当《英才》杂志记者当面询问黄光裕“兄弟俩到底谁更有钱”时,黄光裕回答:“他比我有钱,只不过他没有上市罢了,他产业的价值是难以估量的。”  谙熟房地产业务的黄俊钦,加上资本操作高手黄光裕,其效应将远远大于2。  国美二号人物张志铭另立门户  在为黄光裕打了12年工后,张志铭终于从一个职业经理人脱变为一个老板。  当年,黄光裕把国美电器交给二妹夫张志铭全权打理后,自己则开始从事房地产和投资业务。在张志铭领导下,国美在1997年以后快速发展,并于1999年开始向全国扩张。当时中国的家电零售业有“三张”之称:南京苏宁电器(002024,股吧)的张近东,山东三联集团的张继升,北京国美电器的张志铭。而国美的真正老板黄光裕却很少有人知道。  张志铭是一个地道的北京人,于1993年加入国美,曾是黄光裕的司机,黄看他踏实肯干,日渐委以重任,一直做到国美电器总经理,是仅次于黄光裕的第二号人物。1994年,年仅21岁的黄燕虹也加入了国美。黄燕虹历任鹏润旗下“万盛源物业”总经理、北京鹏润房地产开发公司副总经理、国美集团监察中心总监等职,后去国外读书。两人因为工作关系经常接触,产生了感情,并于1998年结婚。  虽然面对黄光裕时显得过于谨小慎微,但在一些国美员工的眼里,张志铭是一个“善于纳谏、博取众长、眼光敏锐、处事干练”的能人。据说,张志铭善于从每一个人身上听取意见,在与员工沟通时,他从不打断任何一个人的讲话。而他的工作量大得吓人,“在很多情况下,忙得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  即使如此,张志铭在国美频繁的人事调整中,已经“不止五起五落”,以至于有些媒体记者都懒得去记他的职务。但张志铭的成绩也得到了应有的回报:他从黄光裕那里分得了一定的股权。当黄光裕再掌国美电器后,张志铭已经积累了不少财富和资源。  张志铭2004年开始担任鹏润房地产总经理,具体运作开发“国美第一城”。据说,鹏润房地产是黄光裕和张志铭两人合股,黄光裕控股。2005年元旦,“国美第一城”开盘销售,取得了巨大成功,给了张志铭不少信心。  9个月后,张志铭成立明天地产,携“明天第一城”公开亮相。明天地产是张志铭100%拥有的房地产公司,2005年底要在立水桥和昌平分别开发各50万平米的住宅项目。有意思的是,明天房地产公司的LOGO与鹏润的LOGO十分相近——红黄基色不变,但是没了麦穗,只突出了中间那只大鹏。
-------------------------------------------------------------------------------------

参考消息:一大型国企老总移民美国后的自白
本文由倍可亲网友[ 一个中国人 ] 于 2008-11-20 21:57 上贴 原文网址: http://club.backchina.com/main/viewthread.php?tid=725918
2008年11月20日作为中国最大企业排名62位的国有企业老总,我去年全家移民美国。无论在美国还是在国内的要好的同学、朋友对我举动都不理解,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要么是"捞够了"?要不然怎么会放弃多少人打破脑袋都抢不到的位置,到美国从零开始呢? ! 可不是嘛,深圳最年轻的享受"正局级待遇干部",深圳6大国有集团公司之一的老总,统治一万多名员工,操控号称近百亿(约十多亿美元)的资产,同学、朋友,甚至上海交大、清华等母校都引以为荣的成功人物,国内活得那么滋润,到美国做一个"入不了主流社会的二等公民",作出这样的选择,如果没有什么深层原因,谁信呢? ! 这些想法我能理解,在没有干过国企老总之前,我也只看到做国企老总比贩毒更来钱,更别提有多风光,但当上国企老总后,真切体会到,干这个工作比贩卖毒品风险更大,更难干! 就拿我熟悉的深圳为例,1995至2000年间任职的大行企业(市属一级企业)老总的"入狱率"超过了50%,毒贩被抓的比例有这么高吗? ! 95年,深圳市政府搞了一个"百亿工程计划",培植6个到2000年销售超百亿的集团(特发集团、建材集团、莱英达集团、赛格集团、能源集团、盐田港集团),5年后,这6个企业销售加起来还没有超百亿,到是6个企业中,有5个企业的"一把手",包括能源的劳德容、建材集团陈小雄,特发集团的陈宏明、盐田港集团的刘定桐等被拘捕了,更惨的是,跟随他们的私党、甚至一些家人也牵连被捕。在这样的环境下,有谁能不提心吊胆,专心工作或享受职务消费呢?! 国企老总的活儿不是人干的。它逼着你"要么贪污受贿,要么鞠躬尽瘁",实际上你"鞠躬尽瘁"也行不通,自己"不敢捞",但堵了别人的财路,最终也是没有好果子吃的。 当然,既不被抓,又能"捞钱"的国企老总也有,但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一是要贪得足够多,即便"有事",也可以有足够的钱"消财免灾" 。国内对贪官有一句顺口溜?百十万坐牢、千把万可跑,上亿元逍遥。 贪了亿万就能逍遥法外,原因很简单,"有钱能使鬼推磨"。我就认识那么一位老总,住着上千万的别墅,从中央到地方立案查了不知多少次,不但没事,而且,纪检系统的一些主要领导都成了他的"挚友"; 其二,就是"联系领导,不吞独食"。深圳某集团的老总,企业改制时,给自己分了一点股份,员工到处举报,引起中纪委的重视,该老总"放话",要是我"进去了",谁也别想好过,结果,纪委到企业的工作组都在去企业的路上了,都被领导叫停,他被调动一下工作了事; 其三,有稳固的后台撑腰,比如上面所说的什么人的秘书、子女之类的,只要"后台老板"不倒,他们尽可放心伸手。就我管理的集团内,就有很多,如号称四平"黑老大"的林治国,自称是某现任国务委员的干儿子,在我们投资四平涂料公司时,明目张胆地将我们2000千万资金卷走;某原全国人大委员长的儿媳,在我们下属的深圳兴达,从事对外贸易,弄出1亿多元的窟窿;某..元老的儿子,在我们下属的中华自行车公司,弄出2亿多元的烂帐。对于这些事,谁追究,谁倒霉,明智的做法就是请他们到其它地方再去发财。 俗话说,"不怕贼,就怕贼惦记",国企的这块没有主的肥肉,谁能挡得住诱惑?这毫无疑问地给当老总的带来了巨大麻烦和风险.就我的体会说,黑社会的滋扰比"纪委"更烦人。老国有企业都欠了一屁股债,欠银行的一点用不着担心,债务到期他们还会求着公司"借新还旧",麻烦的是欠私人的"说不清债",债主请黑社会的"清债公司"要债是常事。 我们集团下属的中国大陆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嘉年印刷公司,土地被黑社会霸占3年。嘉年公司位于深圳最繁华的商业街华强北路上,1997年,公司考虑到级租地差,决定把工厂搬到深圳关外的龙华,原厂址改为商业用地。结果被带有黑社会背景的潮州人公司叮上,在这块不到3万平方米的土地上,上演了近500人的斗殴,十多人受伤,更冤的是,市里有一位心直口快的副市长,当着几十个官员的面,一口咬定是我请了黑帮,挑起事端,连给我解释的机会都没有,气得我几天没有睡好。最后只有息事宁人,让我们国有资产损失5000万了事。 广东省高院院长(真是报应,他现在被抓起来了),伙同挂靠在广东四建的潮洲黑包工队,通过"法院判决",黑了我们近5700万国有资产等。关于这些涉黑事件,我想等有时间,好好把有关公司与黑帮恶斗的经过,以及不得已在政府压力下退步、如何摆平记者,成功保密(连我们的副总到现在都不知内情)的情况写出来,让大家了解一下中国社会的另一面。 让国企老总最心烦要数下岗员工的问题了,所谓下岗,就是解雇,但企业给一段时间的最低生活费,实际上对个人来说就是失业,这是官员们为减少"失业率"和推卸责任搞出的把戏,因为下岗员工,还"挂在"企业,可以不用管,也不增加失业数字。我做总经理的3年,裁减了约7000千人,把这么多人的饭碗砸了,人家能让你好受吗?平时家里的电话线是必须拔掉的,不然,肯定有几个过得不痛快的下岗员工来电"恶心"你一下,你还只有听的份。至于半夜来家敲门也只能装听不见,所要做的是安抚一下还在上小学的、被吓醒的儿子,至于老婆的抱怨,那就对不起了,谁叫我是老总呢? ! 实际上,国企老总即使捞到钱,多数也没好日子过,整天提心吊胆,怕有朝一日,东窗事发.就算通过种种手段来到美国,也很难过得自在。上个月,我陪同国内一个老板去世界最著名的赌城拉斯维加斯一间"贵宾赌室",我意外地见到了深圳某上市公司董事长.这位仁兄在深圳就以好赌出名,把他把持的一家深圳"老五家上市公司"之一输得停了牌,而且还欠了大把赌债,去年不知去向。他是见过世面、经过大风浪的人,但见到我显然有点意外。在这个赌室玩,最少要买5万美金的赌码,每次下注1000美圆起。当然,这种档次的搏杀对他来说是小意思,据说有一次在香港的赌船上一天就输了1亿5千万之多。这次显然仍然不走运,他面前的赌码已经空了,只是坐在那里干着急而已,不时地往豪华地毯上随意吐痰,显得和环境十分冲突。这时,坐在他旁边的一个老外,可能是去洗手间站起了离开了。这位仁兄,象是对着我,又象是对着在场的所有人用普通话说,我借他一下,同时手脚迅速、老练地在刚离开的老外的赌码堆了拿了3个赌码(每个5000美圆)放到他的赌位上,我突然感到就象自己偷了人家钱一样惊恐,担心他"还'不上如何是好。感谢上帝,给他赢了一把,他把刚才"借"的还给人家,并见好就收了.我们互相留了联系电话就分手了。回来后,我一直不敢和他联系,听说他在美国语言不通,到处借钱,我的那点钱还要养家糊口,怕给他盯上。过了两个星期,我实在无聊,给他打了一个电话,我原来的那些担心是多余的,他给的电话都是空号。 顺便解释一下,我是通过"有益于美国国家利益的杰出人才"移民的途径来美国的,不是投资移民.我强调这点,不是要表明自己多"牛比",我昨天还见到一位连A、B、C都不认识的浙江老兄,也通过了移民局的"杰出人才"审核,中国人只要拿出平时使用的万分之一的"小聪明",就足以制造出任何通过美国"一根筋"移民官的审核的材料。我解释的目的只是想避免大家产生对我"经济是否清白" 方面的联想。 当然,当老总遇到的不全是这些坏事,要不然,怎么会有这么多人抢着干呢? 如果说做国企老总比"贩卖毒品"更赚钱,一点也不夸张,谁见过毒贩个人收入有几千万、甚至上亿?做老总是"无本万利"的生意,而且只赚不赔,还名利双收。上述深圳几个被抖出来的老总,在短短的几年中就把身价搞到数千万元。 那么,企业老总的收入是那里来的呢?这个说起来话就长了,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小说如由于竞争广告、保险、汽车修理,甚至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的无序竞争,回扣往往高达费用的50%。据《深圳特区》报透露,仅深圳市政府部门维修车辆回扣损失为2000万元,企业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有关这个方面的关键秘密,我想另文专门介绍。 国企老总还可以"身累、心不累",拥有决策的权力,而又不必对决策后果担心、负责,就我所见的国企老总们"摆乌龙"的事,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就我知道的略取几例? *市国有外贸公司总经理,未经集体讨论,个人拍板决定贷款1837万美元在海外经营期货业务,并绕过总公司财务部把这笔巨额外汇转到境外代理人手中,不到一年,这笔巨额外汇全部亏空流失; *深华公司不经科学论证,举债2.2亿元投资重庆地铁工程。虽经制止,追回8000万元,尚有4000万人民币和1000万美元至今追不回来; *根据深圳"三点一线"战略(指国外一点,深圳一点,沈阳一点,当时书记厉有为,市长李子彬老家都在沈阳)到沈阳等地盲目兼并阀门厂、四平建新涂料等企业,损失7000多万; *深圳食品饮料公司与天津启士林公司联营并耗资千万美元从国外购置的食品加工设备,由于不适用、不配套,闲置3年后报废,深圳投资的许多公用公司,如投资高达7亿的、门可罗雀的"海上田园"公园,每年要亏损5000千万,当然,这件事和企业老总无关,是时任深圳市委书记的张高丽"拍脑袋"的结果。 *深圳外贸集团担保24亿,加利息近30亿元,而又不能控制这些被保企业的投资决策经营,其中约5亿元要该集团买单。 *中航技集团通过莱英达集团借钱给一个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的潮洲老太婆个人开发房地产,结果拿比市场高5倍的房产抵债,造成2亿元的损失。 *企业银行存款余额最高时达到1.3亿元,而该企业只有一名正式员工,其余均为聘用人员,财务负责人是一退休人员,对资金的支出起不到监督作用,三个副经理相互攀比,竞相花钱,短短的4年时间,花费6951万元,对于驻港企业、海外投资企业,损失几千万、甚至亿元的就太多了! 国企老总这样干,难道没有监督、约束机制吗?有,而且,理论上讲是世界上最完善,最复杂的监督、约束管理体制,其机构之臃肿是外人无法理解和不能相象的,就拿我做总经理的集团为例,我把他叫做"六会七方,八层领导"制,也就是由新三会(股东会、董事会、监时会)、老三会(职代会、党委会、工会)加上经营班子七套机构,在加上市里派来的财务总监,享受副总以上待遇的有14人之多.在管理层次上就更吓人,有国资委--投资管理公司---本集团--上市公司--一级企业--二级企业--三级企业等等,上面层次主要是管理监督,不从事经营。这么多吃闲饭的,企业搞不好,是天经地义的. 国企老总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不要担心企业效益或企业员工发不出工资,企业是政府的,政府当然要扛着。叫市长拿钱给企业没有关系,只要职工不闹事,不要影响了他们的仕途,反正钱又不是他们的。 深圳90年代有一面全国闻名的旗帜中华自行车公司,她号称拥有世界最大的自行车生产能力,91年曾经是国内排国内合资企业第一名,其"大名" (DIAMOND)品牌被评为92年世界最知名自行车十大品牌首位。 96年...陪卡斯特罗参观公司时,时任深圳市委副书记的黄丽满把5辆我们的自行车作为国礼送给卡斯特罗。 但在国有资产与外方的资本融合与运作过程中,由于一些企业管理不当,使外商有机可乘,国有资产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如中华自行车公司,企业和港商合作经营,数亿港元买卖业务的资金全部由该企业垫付,而采购、销售、提货等关键业务的资金全部由港商掌握,甚至另刻一套公司财务章和行政章交给港商使用,使港商可以任意调运该企业的货物。结果,不法港商以市场变化、商品质量或其它借口,不仅应付的利润不兑现,而且,连高达成协31亿应收货款也没有了.仅2002年一年,就撇了21亿元的呆帐,创造了我国上市公司有史以来年度亏损最大的记录,公司净资产为负35亿多元,国家(主要是银行)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当然,我是2000年兼任该公司董事长的,虽然说起来没有我的责任,但我也要面子的人哪! 按市场规律来说,象中华自行车这样的无药可救的公司,破产算了,但政府不但没有放弃我们,还成立了有副市长王穗明、郭荣俊为正副组长的挽救中华公司的领导重组小组。新华社记者赵晓峰2001年5月写了一篇披露中华公司将引起深圳经济"雪崩"的"动态清样"(这是新华社给.....委员以上高官看的紧急的、 "报忧"的文章,当时我和投资管理公司主席李黑虎在给市长于幼军及其他几位副市长汇报中华公司方案,在...人事调整的关键时侯,谁愿意因此减分?为了救 "莱英达"和中华自行车,市政府通过给我们现金、注入资产、免地价等方式,仅在我任内3年里,一共给了近13亿元。后来市长书记安全地都升了官,而莱英达在今年以"MBO"方式买给了经营者,作价还不到一亿元,而市财政历年通过包括优惠政策在内的超过50亿元的投入,这样的结果连我都想象不到! 做国企老总有这么多的好处,在中国现行的政治体制和社会环境下,自然不是有能力就能当上的了。 老总的位置是紧跟领导的奖赏,任人为亲,企业武大郎开店,是难免的啦.有些人一天没有在企业呆过,也不知企业管理是什么东西,但只要领导服侍舒服了,就能给一个到国有企业捞好处的机会。例如深圳前书记张高利(现为山东省长)的秘书孙利平坐上了深圳高新投公司老总的位置,原市长李子彬的秘书当上了深圳机场公司的董事长。当然也有"既要做*子,又要立牌坊"式的公开招聘,深圳最近又面向国内外招聘几家国企总经理,其实内部早就有人选,千万不要天真,跟着劳民伤财,我虽然是过来人,可又犯傻了一回。 去年来美后,看到新成立的国资委"第一次面向海内外公开选拔中央大型国有企业副总经理 ",我报名参加一个"部级企业"副总的选拔,因为我在深圳是"正局'级,又有交大、清华等国内名校的学习经历,在126位报名者中,顺利通过了初选,回国参加了由28人的笔试,尽管来美较长时间,但我在包括"时事政治"内容在内的笔试中名列前矛,又一次回国参加了面试。这次面试在中央组部招待所举行,因为有多位部级以上的"高干"出任考官,到处武警站岗,戒备森严。最后,我只得到一封参加"活动"的感谢信。从美国去回两次,自掏腰包化了3万多元,连报考公司的门往那里开的都不知道,你说搞笑吧?!后来,我通过熟人,问了该企业的董事长没有被取的原因,他给我了一句话,"你也是当过企业老总的,谁会选一位自己不熟悉的人管资产",可不是吗,我在这条道上混了这么些年,还那么书生气,连这点起码的"国情"都不知道,就只能自认倒霉了。

---------------------------------------------
看全球金融危机下的中国式骚乱 2008-11-21
全球金融危机也威胁到发展失衡、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的中国经济,社会安定也倍受挑战。本周一(11月17日),曾经遭受'5.12'大地震严重破坏的甘肃省陇南市爆发了自'6.28瓮安事件'以来今年中国第二起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警方连夜出动,对陇南市武都城区实行戒严,目前局面已经得到了控制。
2004年的重庆万州骚乱
据悉,这起事件是由拆迁纠纷引起的。30多名拆迁户11月17日集体到陇南市委反映情况,引来群众围观,随着上访人数的激增,部分人员开始冲击市委机关,砸坏部分车辆和办公设施,并有60多人受伤。据《甘肃日报》报道,聚集和围观者最多时达到约2000人。最后,'执法部门果断处置,使事态基本得到控制。'截至18日凌晨2时,大部分群众已经离去。
甘肃陇南位于中国西北部山区,远离繁华的经济重镇,交通不便,是中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5.12'大地震之后,180万人无家可归。
陇南事件引起了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将之放置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中加以分析。公安部部长孟建柱11月18日在全国公安机关领导干部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各级公安机关特别是领导同志一定要充分认识当前经济形势的严峻性、复杂性,充分认识当前经济形势对社会稳定带来的影响和冲击,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分析和判断上来,……进一步调整工作的着力点,维护和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一名当地的旅馆工作者周三在接受路透社记者采访时称,自骚乱平复以来,武都城区一片死寂,'晚上10点之后上街的都要被带走,人们都不敢出门。'
据统计,中国每年都要发生几千起抗议事件,多数都与地权争端有关。在过去的几个月里,骚乱更是此起彼伏。尤其是在纺织品、服装等以出口为主导的经济行业,不少中小型企业陷入困境,国内费用上涨以及国外需求下降致使许多公司纷纷倒闭,裁员潮也接踵而至。
中国政府采取了一些税率上的优惠政策,为出口型企业减压,'帮助他们渡过前所未有的难关'。电力集团也开始下调电费价格,给铝合金企业提供喘息的机会。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铝材生产国和消费国,由于价格下跌,耗能极高的铝材工业也降低了产量。
为了确保截至2010年底之前的经济发展,中国政府出台了4万亿元人民币的救市方案。但大多数专家依然认为,中国即将与持续数年的二位数字的增长率说再见。
贵州瓮安事件
“贫富两极急剧分化的转型国家中国正处于全球经济危机的漩涡中,社会局势越来越紧张,一触即发。”南德意志报这里指的是甘肃陇南发生的又一次中国官方所谓的“群体性事件”,“因为土地权问题,本星期一数千人攻击该地区政府办公楼,抢劫并点燃警车。”该报在报道了这一事件后写道:
'中国每年有成千上万起抗争行动,这些行动往往围绕土地权问题。过去几个月,严重的动乱增多。特别在依赖出口为生的经济发达地区,社会局势紧张。在纺织行业和其它专门做出口生意的行业,企业成批倒闭。由于国内成本压力加大、国外销售机遇减少,许多公司陷入窘境。北京现在试图通过对应措施,防止更严重的事情发生。'
法兰克福汇报认为,中国的土地问题是导致中国社会矛盾激化的主要原因:
'干部们把农田定为建筑用地,出售后的利润不仅用来填补地方财政,也装进他们的私人腰包。农民被赶出农舍、驱离土地,他们只能获得大大低于市场价格的最少量补偿。由于胡乱占有土地、拆除房屋,每年都发生无数次抗争。现在,农民反抗、控告上访或举行示威的事件越来越多。
'仅2006年上半年就发生了一万七千次农村抗议,涉及四十万农民。政府此后授权调查,今年年初的调查结果表明,去年的建筑土地开发中,有50%违反法律规定,一些县的违法用地甚至高达90%。地方政府不仅占农民便宜,而且往往也不遵守中央政府关于土地使用和保护耕地的规定。未经上级批准,就建起了新的工业区和住宅区。被驱逐的农民想打官司,但既没有金钱、也没有足够的法律知识,他们大多运用上访的权利,由于很少见效,抗争就成了他们引起人们关注的唯一途径。'
新苏黎世报认为,'虽然北京政府认识到,这些抗争活动的原因是巨大的社会问题和经常出现的腐败事件,但出自对自己权威的担心,往往更多地惩罚示威者,而不是惩罚那些造成群众不满的始作俑者。'但该报也发现中国官方新闻的变化:
'中国政府向国家媒体发出的一项新指示反映了政府工作的重点,中宣部长李长春想以此控制媒体对抗争活动的报道。由于互联网上的聊天室中消息传得很快,检察官们难以全部删除,所以要求今后官方媒体应快速报道'群体性事件',但不要追究这些事件的根本原因。
所以,陇南当局也简短地宣布,市内的骚乱由'少数居心不良的人'煽动发生。中国其它省份的报纸读者也许会满足于这一解释,但这样的说法恐怕难以重新赢得当地家门口民众的信任。'

2008年11月15日星期六

关于威盛超移动平台的深度报道

2008年10月28日,威盛电子正式宣布成立开放式移动产业策略联盟(GMB),以开发平价移动计算产品满足全球市场需求。
开放式移动产业策略联盟生态系统成立初期得到了各大主要结构伙伴如微软、AMI 及 ITE 的大力支持,并加速了15 家生产厂商的快速发展,他们将引进出色的全新上网本(netbook)及笔记本(notebook)设计,并为各不同消费者拓展可选择配件及价格点。

相关信息:金融危机时期的商机
虚拟化连锁经营战略--(二) (2008-07-16 13:47:15)
十项措施仓促浮躁无创意,信心绝不是4兆可以砸出的
山寨笔记本电脑相关知识和资料
山寨笔记本电脑市场最新信息

金融危机对全球乃至中国的影响,中国如何应对?

英国《经济学人》:中国救市动真格勿等闲视之
香港11月14日电(记者 黄晓南编译报道)当被问及会如何拯救世界金融危机时,中国官员不断重复一个答案:“保持我们自身经济畅顺,就是对世界的最大贡献。”一些国际人士漠视这番说话,当作是无意义的陈腐套语。15日出版的英国《经济学人》刊专文指出:这些人实在是大错特错!  文章说,毋庸置疑的是,中国持续的快速经济增长,确实能大大缓和环球的经济衰退。而在中国官员宣称要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他们也拿出了有力的佐证:一个高达4万亿元人民币的刺激经济方案。这证明了,中国政府愿意尽其所能,保住经济增长的势头。  中国政府的这个方案,以两年为期,总额占年度GDP的14%,将会是史上最庞大的非战时刺激经济方案。虽然,4万亿这个数字可能包括了一些业已公布措施的预算,但整体而言仍然是惊人的。  方案列出了“十大措施”,包括提高农作物价格、降低企业增值税、投资基建、医疗保障、教育、环保以至四川地震灾后重建等,几乎涵盖了一切,骤看来,就好像是向圣诞老人要求的礼物清单。这种规模的救市方案,证明中国领导人明白了两件事:第一、这次金融危机的伤害性;第二、中国有充足的财政和借贷能力去作出抵抗。而他们也正在发出这样的一个政治讯号--中国已经准备好全力去应付金融危机。  文章说,中国领导人认为,必须要维持最少8%的经济增长,才能避免严重的失业问题。在这情况下,增加投资基建以带动内需,是维持经济增长的最佳办法之一。中国不是上世纪90年代的日本,当时的日本胡乱修桥筑路,造成严重浪费。但今日的中国仍然是一个“穷国”,铁路和道路建设仍有庞大的改进空间。而中国今次刺激经济方案的重点之一,就正正是铁路和道路的建设。  此外,方案还包括提高对穷人的援助,以及投资医疗和教育系统等,可望刺激中国人的消费,以扭转一种“国际歪风”(grotesque global distortion),即是贫穷的中国农民辛苦悭俭储钱,然后借贷给负债累累的西方人去挥霍。当中国的8亿农民都选择消费而非储钱,中国的内部消费将大大增加,可以减少国家经济对出口的依赖。  文章最后说,长远而言,中国的经济仍然面临重大的改革挑战,当中包括农地改革(“土改”)问题。农地是农民最重要的资产,他们理应拥有更大的权益,包括抵押农地以借贷的权利。在环球金融海啸下,中国政府最近出台的农地改革政策,正有发光发热的好机会。
---------------------------------------------------------------------
樊纲吁明年发7500亿国债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樊纲表示,国际金融危机应已走过60%,世界经济很可能还有三至五年的调整期,中国在外贸条件恶化的条件下应积极扩大内需。樊纲建议,中国明年可以考虑发行7500亿元人民币国债,藉此加大铁路、城市公共交通及农村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据《中国证券报》引述樊纲指出,中国经济增长面临前所未有的下滑局面,近期出台的一系列「保增长」措施相当及时到位。他预计,今年第四季度内地GDP增长率将低于9%,明年可能低于8%,如果能不低于8%已很不错。及至二○一○,中国经济增长有可能回到8%至9%的潜在正常增长区间。
经济需三至五年调整
他直言,本次金融危机的波及面和影响程度已超过一九二九年经济危机。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目前不受约束的美元本位货币金融体系,美国长期维持财政和贸易双赤字,最终导致世界金融体系出了大问题。樊纲预计,全球经济将面临三至五年的调整期,但不会发生类似一九二九年后长达十年的大萧条,最重要的原因是宏观调控手段的进步和各国政府合作抵御危机。
樊纲认为,中国未来宏观调控取向应以及时扩大内需为主,而扩大内需主要通过投资和消费两方面。目前启动消费难以迅速见效,拉动内需的主要渠道为投资。中国40%的投资为企业投资,目前处于经济下滑周期,这部分能维持正增长就已属理想;30%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等政府投资,其余30%为房地产开发投资。他称,目前的宏观调控,主要以拉动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投资为目标。
金融危机影响刚开始
樊纲认为,当前制约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不是储蓄率和消费率比例问题,而是由于大量企业未分配利润的存在,居民可支配收入佔GDP比重逐步下降。提高居民有效收入,需要逐步推进收入分配和财税体制改革,但短期可能难以见效。此外,可以通过减税、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促进农民工社保关系转移等方式,增加居民有效收入。
至于外贸方面,樊纲认为,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才刚刚开始。虽然目前外贸增长仍然较快,但明年有可能下降。他又认为,内地宏观调控应以反周期政策为核心内容,防范泡沫出现,提供公共服务,熨平经济周期。中国在发展高端服务业、高新科技行业的同时,不应打压制造业等领域。当前尽管世界经济面临下滑,但普通消费品受到的影响较小,这部分消费还可能因替代高端产品而保持增长。中国如果不保持这块市场,有可能被印度等其他国家取代。
-----------------------------------------------------------------------------------------

各方观点:
李维森说,中国这几年通过人民币快速升值来调整经常项目。但是中国调整的只是名义汇率而非实际汇率,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也没能有效地抑制通货膨胀。中国的经济失衡主要是内部失衡,而非外部失衡。中国经济的水平仍很落后,持续高速增长同时造成适度的通货膨胀,这一点是不可避免的。中国外部失衡形成机制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经济本身储蓄转换投资渠道的缺失,最终导致中国证券和房地产的泡沫,陷入恶性循环。所以政府更应该关注和调整实际汇率而非名义汇率,应该加速国内市场化改革,使得通货膨胀自动导致实际汇率的上升,这才是使得贸易自动趋于平衡的有效举措。
  与调整经常项目手段相比,中国更应该调整资本项目。既然中国掌握大量的外汇储备,就应该利用外汇储备顺差进行对外投资。但是这种投资并不应该通过主权基金。除了委托代理问题以外,还有政治问题,使得主权基金不大可能获得国外重要金融公司的股权。与目前的政策相反,我们应该尽快开放资本项目,促使居民和企业对外投资。我们的居民可以更多持有较为熟悉的非金融类公司,如沃尔玛、可口可乐之类公司股权,风险将远比目前国家主权基金投资来得低。
  拉动内需从分配入手
  李维森认为,中国大量出口的根本原因是内需不足。内需不足有三个深层的原因。
第一,国民收入中劳动份额持续下降;
第二,收入分配差距快速拉大,中国经济正迅速拉美化,成为世界两极分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第三,社会保障体系严重欠缺,使得人们对未来的保障缺乏信心,最终使得中国人不敢消费。启动内需正应该对症下药,针对这三点原因采取相应的政策改革,解放投资,解放消费。
  中国目前消费需求相对于经济高速增长来说一直偏低。今年上半年6.7万家规模较大的民营企业倒闭,证券大幅缩水,内需疲软,CPI下降。第三季度的GDP已经开始下降,第四季度的GDP将进一步地下降。
  次贷产品、衍生产品、虚拟经济的初衷正是刺激有效需求不足,帮助中低收入人群获得住房。世界经济包括中国经济的形式已经走向虚拟化、电子化,巨额货币在虚拟的金融部门中流动,而没有进入实体经济。传统的弗里德曼货币主义理论已经不能适应目前高度复杂的金融环境。所以,中国的货币政策与金融政策应当分开,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短视做法。要知道,中国目前正在走向“中低速增长”下的“通货紧缩”,这才是当下中国面临的最大挑战。
  警惕短期冲击成为长期衰退
  李维森说,我们要反思,中国目前的经济受挫只是一个短期下滑,还是一个长期缓慢性的衰退?从更大范围来看,这一次的金融风暴到底是一次实质性的危机,还只是虚拟经济的正常波动?这就需要我们把当下的经济、金融环境放在更长时段、更广视野内观察。任何短期内的革命思想都不可能解决这个问题,经济波动是市场经济自发产生的必然纠错结果,背后有很深刻的原因。
    悲观派:美国的金融困境可能是摧毁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中国)的催化剂。明年GDP最低降至6%。乐观派: 中国有着10%的增长率。拥有1.8万亿储备,可以轻易摆脱美国的危机。悲观派:  中国回避美国危机的机会日益减少。
  新加坡LGT GROUP战略家霍奇(Simon Grose Hodge)表示,美国消费者财务困窘,他们正停止购买中国出口品,而中国内需无法弥补这个缺口。
  北京大学金融教授佩蒂斯(Michael Pettis)补充说,“我们都希望,与美国金融危机相关的衰退非常非常温和。”
  美国温和减速的机率的减少速度几乎和股价下跌的速度一样快。尽管华尔街的救援动辄千亿计,但消费减弱以及就业猛减的情况很可能加剧。乐观派:
香港一位大学校长:美国的消费下降,美国人没有钱了,对中国商品的依赖反而增加了,因为经济不景气对价廉物美的产品需求会大幅增加,而对高档产品比如奢侈品的需求会减少,所以受影响最大的是法国和意大利等国。
悲观派:
  华尔街的衰退让北京的官员心忧。中国的重商主义模式让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危险地依赖世界上最大经济体的消费者。如果美国经济如今漫长的疲软期,亚洲的增长将经历挫折。
  欧洲和日本恐怕不能提供什么帮助。日本正处于衰退的边缘,而欧洲越来越容易受到美国状况的影响。中国将受到所有这一切的伤害,亚洲失去关键的稳定源。乐观派:朝鲜日报记者 崔有植撰文“要正确看“中国经济危机论”的另一面”他在文中指出:世界经济的萧条只是东莞面临危机的一个侧面。中国政府从去年起对东莞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进行了大刀阔斧的重组,大幅限制银行的贷款,严管环境以免污染环境的企业落脚。
今年初中国政府公布进一步加强工人权利的新劳动法,这一举措也向中小企业施加压力。其间有些中小企业适当回避了社会保险义务,加班费也加在固定工资能少发就少发。然而,《劳动合同法》出台后,这些企业的负担一下子增加了。再则,因内地开发廉价的农村劳动人口流入也被迫中断,甚至出现劳工荒。
一言以蔽之,凡是能源耗量大、浪费资源多、污染环境严重的中小企业,和那些靠廉价劳动力出口的低付加价值的企业只能被淘汰出局。与此相反,中国政府对有高新技术和研发能力的企业,则不分内外积极引进,给予破格优惠。不久前,中国还派遣专家到韩国和台湾,探寻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韩国和台湾如何摆脱单纯加工出口过程。
最近,随着中国经济面临困境,韩国国内出现了“中国经济危机”说法。但如果不考虑“中国改革开放的发源地”广东省等地正在进行的产业改革,光谈表面的危机现象,这种危机论只能是个传言而已。最后他还不无担忧的指出:这样做韩国说不定会重蹈被三星、LG电子赶超的索尼、东芝的复辙。换句话说:如果中国的产业调整成功的话,中国的企业也有可能赶超韩国三星和LG这样的企业。
------------------------------------------------------------------------------------------------
李维森说,中国这几年通过人民币快速升值来调整经常项目。但是中国调整的只是名义汇率而非实际汇率,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也没能有效地抑制通货膨胀。中国的经济失衡主要是内部失衡,而非外部失衡。中国经济的水平仍很落后,持续高速增长同时造成适度的通货膨胀,这一点是不可避免的。中国外部失衡形成机制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经济本身储蓄转换投资渠道的缺失,最终导致中国证券和房地产的泡沫,陷入恶性循环。所以政府更应该关注和调整实际汇率而非名义汇率,应该加速国内市场化改革,使得通货膨胀自动导致实际汇率的上升,这才是使得贸易自动趋于平衡的有效举措。
  与调整经常项目手段相比,中国更应该调整资本项目。既然中国掌握大量的外汇储备,就应该利用外汇储备顺差进行对外投资。但是这种投资并不应该通过主权基金。除了委托代理问题以外,还有政治问题,使得主权基金不大可能获得国外重要金融公司的股权。与目前的政策相反,我们应该尽快开放资本项目,促使居民和企业对外投资。我们的居民可以更多持有较为熟悉的非金融类公司,如沃尔玛、可口可乐之类公司股权,风险将远比目前国家主权基金投资来得低。
  拉动内需从分配入手
  李维森认为,中国大量出口的根本原因是内需不足。内需不足有三个深层的原因。
第一,国民收入中劳动份额持续下降;
第二,收入分配差距快速拉大,中国经济正迅速拉美化,成为世界两极分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第三,社会保障体系严重欠缺,使得人们对未来的保障缺乏信心,最终使得中国人不敢消费。启动内需正应该对症下药,针对这三点原因采取相应的政策改革,解放投资,解放消费。
  中国目前消费需求相对于经济高速增长来说一直偏低。今年上半年6.7万家规模较大的民营企业倒闭,证券大幅缩水,内需疲软,CPI下降。第三季度的GDP已经开始下降,第四季度的GDP将进一步地下降。
  次贷产品、衍生产品、虚拟经济的初衷正是刺激有效需求不足,帮助中低收入人群获得住房。世界经济包括中国经济的形式已经走向虚拟化、电子化,巨额货币在虚拟的金融部门中流动,而没有进入实体经济。传统的弗里德曼货币主义理论已经不能适应目前高度复杂的金融环境。所以,中国的货币政策与金融政策应当分开,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短视做法。要知道,中国目前正在走向“中低速增长”下的“通货紧缩”,这才是当下中国面临的最大挑战。
  警惕短期冲击成为长期衰退
  李维森说,我们要反思,中国目前的经济受挫只是一个短期下滑,还是一个长期缓慢性的衰退?从更大范围来看,这一次的金融风暴到底是一次实质性的危机,还只是虚拟经济的正常波动?这就需要我们把当下的经济、金融环境放在更长时段、更广视野内观察。任何短期内的革命思想都不可能解决这个问题,经济波动是市场经济自发产生的必然纠错结果,背后有很深刻的原因。
    悲观派:美国的金融困境可能是摧毁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中国)的催化剂。明年GDP最低降至6%。乐观派: 中国有着10%的增长率。拥有1.8万亿储备,可以轻易摆脱美国的危机。悲观派:  中国回避美国危机的机会日益减少。
  新加坡LGT GROUP战略家霍奇(Simon Grose Hodge)表示,美国消费者财务困窘,他们正停止购买中国出口品,而中国内需无法弥补这个缺口。
  北京大学金融教授佩蒂斯(Michael Pettis)补充说,“我们都希望,与美国金融危机相关的衰退非常非常温和。”
  美国温和减速的机率的减少速度几乎和股价下跌的速度一样快。尽管华尔街的救援动辄千亿计,但消费减弱以及就业猛减的情况很可能加剧。乐观派:
香港一位大学校长:美国的消费下降,美国人没有钱了,对中国商品的依赖反而增加了,因为经济不景气对价廉物美的产品需求会大幅增加,而对高档产品比如奢侈品的需求会减少,所以受影响最大的是法国和意大利等国。
悲观派:
  华尔街的衰退让北京的官员心忧。中国的重商主义模式让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危险地依赖世界上最大经济体的消费者。如果美国经济如今漫长的疲软期,亚洲的增长将经历挫折。
  欧洲和日本恐怕不能提供什么帮助。日本正处于衰退的边缘,而欧洲越来越容易受到美国状况的影响。中国将受到所有这一切的伤害,亚洲失去关键的稳定源。乐观派:朝鲜日报记者 崔有植撰文“要正确看“中国经济危机论”的另一面”他在文中指出:世界经济的萧条只是东莞面临危机的一个侧面。中国政府从去年起对东莞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进行了大刀阔斧的重组,大幅限制银行的贷款,严管环境以免污染环境的企业落脚。
今年初中国政府公布进一步加强工人权利的新劳动法,这一举措也向中小企业施加压力。其间有些中小企业适当回避了社会保险义务,加班费也加在固定工资能少发就少发。然而,《劳动合同法》出台后,这些企业的负担一下子增加了。再则,因内地开发廉价的农村劳动人口流入也被迫中断,甚至出现劳工荒。
一言以蔽之,凡是能源耗量大、浪费资源多、污染环境严重的中小企业,和那些靠廉价劳动力出口的低付加价值的企业只能被淘汰出局。与此相反,中国政府对有高新技术和研发能力的企业,则不分内外积极引进,给予破格优惠。不久前,中国还派遣专家到韩国和台湾,探寻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韩国和台湾如何摆脱单纯加工出口过程。
最近,随着中国经济面临困境,韩国国内出现了“中国经济危机”说法。但如果不考虑“中国改革开放的发源地”广东省等地正在进行的产业改革,光谈表面的危机现象,这种危机论只能是个传言而已。最后他还不无担忧的指出:这样做韩国说不定会重蹈被三星、LG电子赶超的索尼、东芝的复辙。换句话说:如果中国的产业调整成功的话,中国的企业也有可能赶超韩国三星和LG这样的企业。
-------------------------------------------------------------------------

各方观点分析:  很多人说中国增长从10%下降到8%不算是灾难。然而如果一个政府依赖繁荣来掩盖国内挑战(包括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那么增长放缓就会是一个大问题。
  目前最需要的是一次猛烈的重新平衡:更多国内消费,强化的货币以及保健、退休金及教育方面更大的投入。若能迅速成功而且受破坏程度最小,那将是经济历史上难得的壮举。
  那些认为中国可以在美国下沉的时候继续一帆风顺的人们可能和一年前那些辩称可以牵制次贷危机人们一样错。
  这里要提到的一个关键点是,亚洲坚决与美国脱钩的重要性。不过知易行难。
  人们常说亚洲手中有牌。如果中国倾销5190亿美元的财政债券,美国就会遭受休克。然而,美国危机也会拖垮中国举足轻重的出口产业。
  股市也是。很多中国人没有经历过衰退——他们习惯于蓬勃发展,不习惯增长放缓。股市投资者习惯于双位数收益,不习惯股价大跌。中国股市今年下跌58%对情绪的影响尚是未知数。
中国光大银行董事长唐双宁总结此次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产生或可能产生的十大影响:“第一个是股市冲击,第二是海外投资受损,第三是出口下降,第四是美元疲软造成外汇储备损失,第五是银行新不良资产,第六是经济下滑,财政收入减少,第七是失业,第八是物价,第九是国际流动性紧张造成外汇储备下降,第十是市场信心。”
  唐双宁也表示,从另一个角度审视此次金融危机,美国金融危机的暴发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创造了一些有利条件和机会。
  “第一,它可以促使美国收敛,我们的话语权加大。第二,世界能源、原材料价格下降。第三,如能看得准,可出手收购,借机进入华尔街。第四,促使我国扩大内需,调整结构。第五,使我们更冷静,走市场经济的路,但不迷信市场。”----------------------------------------------------------------------
前央行副行长吴晓灵:金融动荡对中国更多是心理影响。 她说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动荡对中国金融业和实体经济的影响有限,金融动荡对中国的实质影响远远小于心理影响,因为中国金融业涉及国际金融市场问题产品的资金量是有限的。 中国金融业发展不够 经历了这场危机的冲击,吴晓灵认为中国经济必须减少对外需求的依赖。她指出,中国的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和13亿人口的市场是经济向内需拉动转型的基础条件,所以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并非取决于国际市场的需求。 危机之后,以美元为主的货币体系面临巨大挑战,国际金融体系需要改革。吴晓灵认为,本次次贷危机的原因不在于金融创新,而在于创新的衍生产品脱离了让投资者充分了解风险的基本原则。中国金融业和美国情况不同,国内所面临的问题很可能还是发展不够。
同样是这个吴晓灵在短短的一个月后又说:
恶化速度超预期 中国经济困难程度将严重于1998年 我们的经济形势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在国内经济周期已经进入到下行的调整周期,和世界经济危机叠加的情况下,尽管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发生变化,但未来两至三年会非常困难,困难的程度要严重于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现在中国经济的外向拉动程度要远远高于1998年,产能过剩的状况远远高于1998年。1998年,我们启动内需,还有大量的基础设施可以投资,消费方面,房屋和汽车消费还没有启动,当时银行启动了住房消费和汽车消费贷款,极大地推动了内需。
而现在面临的问题是,住房面临价格的泡沫,老百姓有支付能力的住房需求受到了很大的压力,汽车消费面临着高油价和环境污染、环境承受能力的制约,因而在居民的住房消费、汽车消费上已经不能和1998年相比。
现在要做的是,改变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来启动老百姓的消费,这不是一日之功。外向型程度的加深,产能过剩的加重,现实消费需求的启动不足,由于这三点,未来两至三年经济困难形势要比1998年严重。对此,我们应该有足够的思想准备。
对于物价问题,现在既有通胀的压力,又有通缩的危险,所以现在还看不准。
货币是中性的,不要指望货币刺激经济增长,如果想要用货币刺激经济增长,就是美国的今天。 如果明年经济下滑比较多、物价下滑也比较多,17%还是一个宽松的货币政策。所以我认为提稳健的货币政策,稳定大家的预期更好。在稳定了货币供应以后,中国更大的、能够有所作为的是灵活的金融政策。不能因为美国金融玩得太过了,闹出金融危机,就停止中国的金融改革,中国的金融受束缚的地方太多了,应该加大改革的力度,这样才能搞活金融存量。我个人建议应该在三个方面:
一是农村基础设施。我们现在病险水库太多了,农业吃的都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农田水利建设的老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田水利建设方面有很多欠账。
二是城市公共事业。不要再去修高速公路了,现在中西部地区的高速公路承载量并不是很高。应该加大城市基础设施的投入。我们建了这么多的新型城镇,但地下管网是非常少的。为了政绩工程谁都愿意做地上的工作,而政府恰恰应该做地下工程。政府应该把地下的管道、下水道、排污道做好,应该把熟地卖给开发商建房子,否则是建不了文明城市的。政府要加大投资,应加大对公共事业的投资,特别是对地下管网和排污管道投资。
三是政府应引导社会投资,而不是自己投资。1998年以后积极的财政政策正确的一面是发了很多的国债,上了很多的国债投资项目,确实拉动了当时经济的发展,但是对于民营企业来说,也起到很多的挤出效应。
如果我们又是急急忙忙上很多项目,对未来的经济发展是不好的。不过话说回来,现在想上大项目也找不到了,现在是钢铁过剩,马上会出现电力过剩,只要经济下滑,很多地方的产能过剩就会暴露出来,现在想粗放型地投资,也不容易找到好项目了,现在是内外形势逼着我们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对于此次启动国内消费有着重要的作用。因为节能降耗的要求决定了个人汽车消费不会被积极鼓励,而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背景下,有着强大的住房需求,释放正常的住房需求是必然而可行的选择。
我们应该理性地看待房地产调控的政策效果,让房屋价格回归理性是启动正常消费的基础。
我认为,房价回调不会对房地产信贷产生重大的冲击。但房价回调会冲击地方财政的预算收入,从而间接影响市政建设项目,有可能增加银行不良贷款。
同时,也要为房地产企业开辟股本融资、债券融资、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等多种融资渠道。
-------------------------------------------------------------------------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其实现在来看中国经济和全球经济一起进入一个再平衡过程,进入一个下降的周期,这是不争的事实。我们觉得这个下降周期今年到不了,还完结不了,可能是明年,也可能是后年,这个大家现在谁也说不好。但是既然是一个周期性的下降,它总要起来的,就是未来中国靠什么起来,起来之后还能不能像前10年、前20年增长的那么快,我觉得这个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未来的政策。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们看到中国经济前几年的经济增长主要是靠出口还有投资拉动的,将来我们的出口能不能增长那么快呢?我们中国的人口结构现在是一个中年人,就是有工作能力的人占比非常大的一个结构,属于一种橄榄型的,两头比较少,老人和小孩儿都比较少,中间这部分人占比大的话,经济一定增长很快的。但是我们的拐点,就是2015点的时候就要到了,之后的话中国就进入了一个老龄化的过程,那样的话我们的成本都会上升,无论是劳动力成本还是资金的成本都会上升。因为劳动力少了,有能力储蓄的人也少了,这样储蓄率就会有所下降,这样的话,我们可能面临的外部环境也会有所改变,因为我看了一些美国的人口拐点是2010年到达。只有2年就到达了,所以这波美国房价下降之后,它很难还有一个很大的反弹,将来卖房子的多,买房子的人少,尽管美国有些移民政策,但是还是改变不了它这个周期的。这样的话美国将来的潜在GDP增速也会下一个档次,不太可能再像前10年增长那么快,所以它对我们产品的这种进口需求本身就会下降。我觉得有一系列的政策,刚才你说能源价格调整的目的还是促使经济转型,使我们这种中低端的制造业向中高端制造业转型,像服务业转型,像高科技行业转型。这样的话我们的经济将来才能保持一个比较可持续的增长,才能避免与成本比我们更低廉的国家在低端竞争,而去迎接更加高端的挑战,这个是一个产业升级所需要的政策。
要点:经济增长应转向依靠内需改善百姓生活
哈继铭:另外就是我们要使得经济增长由出口转为内需,尤其是消费拉动,这样的话老百姓要降低他们的后顾之忧,现在大家都觉得我将来退休之后这些生活保障、我的医疗、小孩的教育,他就不敢花钱。
要点:中长期财政刺激加强社保医保教育投入
所以政府真的是要提供财政刺激的话,应该提供一个中长期的财政刺激,而不是短期的财政刺激,这样的话就需要把我们的社保做深做实,建立健全社保体制。同时在医疗和教育方面要有更大的投入,使得现在老百姓放心去消费,放心的去花钱。对,另外还有就是我们现在看到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的进程中国这几年是有了一个长足的提高,但我觉得水平还可以更快一些,因为城市化这个事儿是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的事儿。所谓城市化一定要是青壮年才有能力在城里找到工作,老年人他是没有办法城市化的,他到城里找不到工作,他就没有办法居留下来。
要点:农村土地制度与城市户籍制度需改革
所以我们觉得城市化进程推的加快,应当是和一些制度性的改革配套的,第一个就是我觉得中国的农村土地应该需要改革,还有城里的户籍制度也需要改革。这话怎么讲呢?就是我们如果说失去了改革的良好时机的话,将来这些农村的人口结构变老化之后,即使他能够到城里面来买房子,他也找不到工作了,所以他就不可能实现城市化。要点:抓住时机促进城市化避免人口结构拐点城市和的进程在人口结构拐点到来之后,一定要放缓的,所以我们现在要不失时机的促进城市化,设想如果现在农民可以把土地卖掉,揣着一笔钱到城里买一个房子,付的首付,并且他在这里能够找到工作,而且我们这个户籍制度改革,我们给他们的子女享受和城里人一样的教育和医疗条件,这样的话,城市化就真正的实现了。要点:中国现未真正城市化应在2015年前改革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很多农村人口城里住十一个月,最后一个月过年他回去,他赚了钱不敢城里买房子,最后他还是在农村盖房子。这样的话就不是真正的城市化,而且2015年记住这个数字,之后再做这些改革的话,已经老了,就不可能再城市化了。
----------------------------------------------------------------------- 
郭建波深圳市英联国际不动产有限公司
政府在这个时候“救市”无异于捅破了这张纸,标志着房价将加速下跌。 根据深圳英联国际不动产最近对深圳部分商业银行秘密调查显示,深圳最近五年的个人按揭客户至少50%以上是类似美国的“次按”,也就是客户没有基本的还贷能力和收入保证。主要靠房价升值作为取款机。 稍懂资本市场的人都知道,房地产投资在中国的上个世纪是没有投资杠杆效应和衍生产品的,所以市场比较平稳,那时中国的股票市场可以融资。所以股票市场更符合中国人一夜致富的心态。 后来,这些杠杆作用被取消后,股市的黑幕才渐渐付出水面,中国老百姓付出了血的教训和一生的代价。自从中国地产有了开发贷款、定金销售、特别是按揭制度后,房地产业务成为银行的优质业务,地产炒家、投资人和发展商也充分利用这种杠杆效应肆意炒做楼市,中国的地产泡沫也越吹越大,银行家和地产家终于度过了历史上最长最甜的蜜月期。 我相信,到目前为止,很多银行家还是坚信银行最优质的资产还是那些房地产按揭资产,所以中国的住房按揭证券化才很难发展,银行家们至少现在还相信中国的房价会比长城还要坚挺,因为他们才是中国地产泡沫的生产者和推动者。银行是老百姓的钱,国家不会不管,所以他们肆意将老百姓的钱流到地产商和炒家手中,已达成双嬴。 如果说,房地产商绑架了中国经济,还不如说是银行家伙同地产商缔造了中国地产的虚假繁华,绑架了中国经济,因为他们是最大的收益者和幕后黑手。 --------------------------------------------------------------------------------  财政部副部长麦考密克就金融动荡与全球经济发表讲话未来可以吸取的教训
我们在很大程度上仍处于这场风暴的中心,很难总结出确切的教训,而且为时过早。我想提出4点初步形成的看法,可能值得参考。
第一,毫无疑问,我们都已认识到我们的金融体制需要进行改革。为了恢复我们各类市场的活力及信心,美国积极按照"金融稳定论坛"(Financial Stability Forum , FSF)的国际专家和"总统金融市场工作小组"(President's Working Group on Financial Markets, PWG)的美国专家得出的结论采取行动。这些机构认为,我们必须提高透明度,采取谨慎的监管措施、风险管理,遵循市场规范,当然也随之需要对我们的各项监管措施、监管结构和国际体制进行进一步改革。
《金融稳定论坛》的建议适用于全世界各金融市场,我国将坚持全面实施这些建议。美国和其它国家从我们各金融市场面临的困境中得到了一些教训,中国可以而且应该吸取教训,从中获益,我们很愿意分享这些教训。但如果由于这次市场动荡,中国的决策人错误地放弃对金融创新的追求,将令人感到遗憾。金融创新对支持中国生产力的增长和保持宏观稳定必不可少。
其次,美中两国的经济结构不平衡已经使双方的宏观经济政策面临挑战,目前的动荡显然加剧了这种状况。对美国来说,目前的动荡使有效管理财政政策的工作遇到更大的困难。中国经济大幅增长历来以出口和投资为动力,但在全球经济下滑之际,这种战略可能不再可取。
中国领导人认识到,他们目前采用的增长模式已造成内外不平衡日益扩大,需要得到解决。在面临负面的外部冲击时,积极扩大内需,即大力提高消费和服务业的份额,可为宏观经济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提供最可靠的保证。实现以旺盛的需求为主导的增长是政策方面的一项挑战,绝非无足轻重,但市场定价,包括利率与汇率,必须在国内市场生产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发挥核心作用。
第三,我们认识到,与历史上任何时期相比,我们的增长和繁荣都更需要相互依赖。对国际贸易和投资开放已成为并将继续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关键。因此,全世界的决策人必须继续保持警惕,防止在全球金融紧缩时期难免出现的目光短浅的保护主义倾向。美国和亚洲决策人的一项中心任务是,一方面欢迎开放贸易和投资提供的整体利益,另一方面采取各种措施保证从开放中获益的机会广泛惠及大众。
最后一点,最近爆发的危机突出了主要经济体通过20国集团(G-20)、《金融稳定论坛》、国际货币基金(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等渠道继续进行合作的重要性。最近的事态已经表明,市场动荡属于全球性事件。全世界各国政府已采取行动解决金融市场出现的问题,国际合作与协调高度密切。各国政府应继续采取个别和集体行动提供高度必需的流动性,增强金融机构的实力,提高市场的稳定性,拟定全面的监管对策。我们必须在共同的框架内密切协调我们的各项努力,务使一个国家的行动不以其它国家或整个系统的稳定为代价。
-------------------------------------------------------------------------------- 
总结:
中国人的消费观一度被作为保守、落后的代表。过去,限制消费并没有给大家带来更多的财富,反而限制了创造财富的动力。大陆个人消费贷款推出之初,就曾引发很多争议,“借钱过日子”是很多人难以接受的。而美国式过度消费引发的危机,印证了中国量入为出的理财观的价值。
当然,次贷危机并不否认适度消费的必要性。对于华人,重要的不是不花钱,而是有节制的、有风险控制的花钱,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也是如此。
在一个全球化时代,中国美国与其说是代表了两种消费模式,不如说共同促成了一个模式——就是说,美国的过度消费,以中国的过度生产为支撑;中国的内需不足,以美国的超前消费来补充。所以中国人省吃俭用攒的外汇都投进了美国国债。中国在这场金融风暴中应该学习的经验,除了避免金融风险的无监管外,还需要从刺激内需做起。否则,生产过剩带来的危险,也不亚于消费过度。
目前全世界的经济趋势就是进入衰退的长周期。短期救市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崩溃,等待下一轮伟大的技术创新或者新兴国家进入国际市场,为全世界的经济复兴做好准备。我们无需对中国经济、金融现状过度悲观。中国政府拥有巨大的财富和资源,有很大的潜力来推动经济持续发展。当然这笔巨额财富是双刃剑,利用不好反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阻碍。中国要进一步推进制度改革,彻底解决分配问题。
相关文章
金融危机最新消息
金融危机情况下海外华人如何面对当美国的债主危险性很大

2008年11月3日星期一

六次金融危机详细资料

1.史上最早的最荒唐的金融泡沫:郁金香狂热
-------------------------------------------------------------------------------------------
有人说,17世纪的欧洲属于一个充满炫耀、猎奇和好大喜功的时代。花园和鲜花是贵族和商人们奢华生活的一部分。实际上,无论任何时代,社会中的上等阶层总是渴望得到地位的标志,现在可能是法拉利跑车、游艇和私人飞机;而那时,豪宅、花园和鲜花,特别是异国情调的郁金香,则是他们向往的目标。
  由于郁金香被引种到欧洲的时间很短,数量自然非常有限,因此价格也极其昂贵。一般少数富有的达官显贵家里都摆有郁金香,作为观赏品和奢侈品向外人炫耀。一块豪华的郁金香贴片、一次用郁金香加以装点的聚会、甚至奢侈地装饰着郁金香的窗框,都成为了一种昭示社会地位的手段。在当时,巴黎的时尚女子上街,如果能戴上一朵郁金香作为装饰,便会觉得身价倍增。另据记载,巴黎的一位富家小姐出嫁时,所有的嫁妆,竟然就是一枚稀有品种的郁金香球茎。
  在17世纪初的法国,人们就已经为品种稀有的郁金香开出了离谱的高价。据说在1608年,一名磨房主卖掉了自己的磨房,为的就是一只罕见的郁金香球茎。更有甚者,有人竟然用价值3万法郎的珠宝去换取一只郁金香球茎。
  相比之下,朴实、认真的荷兰人肯定没有巴黎人那么时尚、浪漫,但别忘了,经过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尼德兰革命”的洗礼后,17世纪的荷兰堪称当时最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掌握着世界海上霸权,有“海上马车夫”之称。荷兰人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船队,商船数量多达1.5万艘,首都阿姆斯特丹也成为世界贸易和金融中心,1608年,世界上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证券交易所即诞生于此。荷兰人无与伦比的冒险和开拓精神帮助他们取得了这些伟大的成就,但也许正是这种冒险精神,竟成了培育投机者的温床。
  由于当时荷兰人的投机欲望是如此强烈,美丽迷人而又稀有的郁金香难免不成为他们猎取的对象,机敏的投机商开始大量囤积郁金香球茎以待价格上涨。在舆论的鼓吹之下,荷兰人对郁金香的“倾慕之情”愈来愈浓,开始表现出一种近乎病态的倾慕与热忱,以至于拥有和种植这种花卉逐渐成为享有极高声誉的象征。人们开始竞相抢购郁金香球茎,而那些花朵上带有美丽的花瓣或条纹的稀有品种,更成为人们疯狂追逐的目标。
  郁金香狂热
  从1634年开始,荷兰百业荒废,全国上下都开始为郁金香疯狂。与所有的投机泡沫一样,参与的人们最初都实际赚到了钱。由于价钱节节上升,你只需低买高卖,买高卖更高。得了甜头后,大家信心大增,倾家荡产地把更多的钱投入郁金香的买卖,希望赚取更多的金钱。原本旁观的人看到挣钱这么容易,也受不了诱惑,加入到疯狂抢购的队伍中来。与此同时,欧洲各国的投机商也纷纷云集荷兰,参与这一投机狂潮。为了方便郁金香交易,人们干脆在阿姆斯特丹的证券交易所内开设了固定的交易市场。随后,在鹿特丹、莱顿等城市也开设了固定的郁金香交易场所。
  在1841年出版的《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群众性癫狂》一书中,苏格兰历史学家查尔斯·麦凯对这次郁金香狂热作了非常生动的描写:
  “谁都相信,郁金香热将永远持续下去,世界各地的有钱人都会向荷兰发出订单,无论什么样的价格都会有人付帐。欧洲的财富正在向须得海岸集中,在受到如此恩惠的荷兰,贫困将会一去不复返。无论是贵族、市民、农民,还是工匠、船夫、随从、伙计,甚至是扫烟囱的工人和旧衣服店里的老妇,都加入了郁金香的投机。无论处在哪个阶层,人们都将财产变换成现金,投资于这种花卉。……在没有交易所的小镇,大一点的酒吧就是进行郁金香交易的‘拍卖场’。酒吧既提供晚餐,同时也替客人确认交易。这样的晚餐会,有时会有二三百人出席。为了增加顾客的满足感,餐桌或者餐具柜上往往整齐地摆放着一排排大花瓶,里面插满了盛开的郁金香。”
  一个真实的故事也许可以更加生动地说明那个时代的氛围和人们的心情。据说海牙有一个鞋匠,在一小块种植园上培育出了一株罕见的“黑色”郁金香。消息传开后,一伙来自哈勒姆的种植者拜访了他,说服他把花卖给他们。最后,鞋匠以1500荷兰盾的高价把自己的宝贝卖给了他们,没想到,买家中有一个人立即把黑色郁金香摔到地上,用脚将其踩成一滩烂泥。鞋匠惊呆了。买家们却轻松地解释说,他们也培育出了一只黑色郁金香,为了确保自己的花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情愿付出一切代价,若有必要,上万荷兰盾也在所不惜。
  到1636年,郁金香的价格已经涨到了骇人听闻的水平。以一种稀有品种“永远的奥古斯都”为例,这种郁金香在1623年时的价格为1000荷兰盾,到1636年便已涨到5500荷兰盾。1637年2月,一枚“永远的奥古斯都”的售价曾高达6700荷兰盾。这一价钱,足以买下阿姆斯特丹运河边的一幢豪宅,或者购买27吨奶酪!相对于这种顶级郁金香来说,普通郁金香的涨幅更是“疯狂”。1637年1月,1.5磅重的普普通通的“维特克鲁嫩”球茎,市价还仅为64荷兰盾,但到2月5日就达了1668荷兰盾!别忘了,当时荷兰人的平均年收入只有150荷兰盾。
  在这股狂热到达巅峰时,也就是1636至1637年的那个寒冬,人们不仅买卖已收获的郁金香球茎,而且还提前买卖1637年将要收获的球茎。球茎的期货市场就这样诞生了。球茎在实际进行货物交割之前不需要实际支付货款,这又进一步加剧了郁金香的投机。由于刚刚形成的期货市场没有明确的规则,对买卖双方都没有什么具体约束,使得商人们有可能在期货市场上翻云覆雨,买空卖空,这更使得已经被“吹”得很大的郁金香泡沫,在短时间内迅速膨胀。
  沉浸在郁金香狂热中的泡沫过后一场空
  今天的经济学家都把在这次郁金香狂热视为“博傻理论”的最佳案例。到1636年底,任何最后残存的理性都早已远离了荷兰的郁金香市场。虽然人们大都知道郁金香球茎的价格早已远离其正常的价值,但是他们宁愿相信别人会比他们更“傻”,会心甘情愿地付出更高的价钱。但无论如何,投机狂潮也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事实也的确如此。郁金香狂热的终结,终于在1637年2月4日不期而至,最大的“傻瓜”终于还是出现了。
  尽管泡沫崩溃的日期被记录得非常清楚,但谁也说不清投机泡沫到底是怎样崩溃的。泡沫崩溃的理由,至今仍然是一个谜。人们清楚地记得,在此之前,交易都在非常顺利地进行着,谁也不知为什么,市场突然就这么崩溃了。也许除了说这是泡沫膨胀到极点后的必然结果之外,就再也找不到更好的理由了。
  查尔斯.麦凯在他的著作中讲述了一个故事,他把引发郁金香球茎大恐慌归结为一起偶然的事件。 一位年轻的水手,是一个外国人。初来乍到,他不知道荷兰国内正在掀起起郁金香投机潮。水手因卖力地工作得到了船主的奖赏,离船时他顺手拿了一朵名为"永远的奥古斯都"的郁金香球茎。那朵球茎是船主花了3000金币,(约合现在3到5万美元)从阿姆斯特丹交易所买来的。当船主发现郁金香丢失时,便去找那位水手,并在一家餐厅里找到了他,却发现水手正满足地就着熏腓鱼将球茎吞下肚去。水手对郁金香的球茎的价值一无所知,他认为球茎如同洋葱一样,应该作为鲱鱼的佐料一块儿吃。值几千金币的球茎在一个陌生人眼里竟如同洋葱,是水手疯了,还是荷兰人太不理智了,法官难以决断。然而,就是这个偶然事件仿佛一枚炸弹,引起阿姆斯特丹交易所的恐慌。谨慎的投机者开始反思这种奇怪的现象,反思的结果无不例外地对郁金香球茎的价值产生了根本性的怀疑。极少数人觉得事情不妙,开始贱价卖出球茎,一些敏感的人立即开始仿效,随后越来越多的人卷入恐慌性抛售浪潮,暴风雨终于来临了。
  一时间,卖方的大量抛售,使得市场陷入了恐慌状态。这时的郁金香简直成了烫手的山芋,无人再敢接手。球茎的价格也犹如断崖上滚落的巨石,一泻千里,暴跌不止。荷兰政府发出声明,认为郁金香球茎价格无理由下跌,劝告市民停止抛售,并试图以合同价格的10%来了结所有的合同,但这些努力毫无用处。一星期后,郁金香的价格平均已经下跌了90%,那些普通品种的郁金香更是几乎一文不值,甚至不如一只洋葱的售价。
  等到人们省悟过来,一切都为时已晚。于是,人们纷纷涌向法院,希望能够借助法律的力量,兑现合同,挽回损失。很快,法庭就淹没在郁金香的官司之中。几乎是在一夜之间,不知有多少人成为不名分文的穷光蛋,富有的商人变成了乞丐,一些大贵族也陷入无法挽救的破产境地。受害者当中既有文化程度颇高的知识分子,也有大字不识一个的文盲,因为贪婪是没有任何阶层界限的。
  事态出现了失控的局面,政府不得不出面解决,但他们面对这样棘手的问题也束手无策,最终所有的“苦果”只能由投机者自己咽下。1937年4月27日,荷兰政府决定终止所有合同,禁止投机式的郁金香交易。这一下,人们彻底绝望了!从前那些因一夜乍富喜极而泣之人,如今又在为突然降临的一贫如洗仰天悲哭了。身心疲乏的荷兰人每天用呆滞的目光盯着手里的郁金香球茎,反省着梦里的一切……
  灾难的结果导致了人们对郁金香的无比痛恨,画家们也得到了发挥才能的天地。在著名画家扬·勃鲁盖尔创作的一幅讽刺画中,一群愚蠢的猴子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着郁金香交易。无论是种花人、花商,还是参与其中的投机者,都受到了画家的无情嘲弄。
  郁金香事件不仅沉重打击了举世闻名的阿姆斯特丹交易所,更使荷兰全国的经济陷入一片混乱,加速了荷兰由一个强盛的殖民帝国走向衰落的步伐。从17世纪中叶开始,荷兰在欧洲的地位就受到了英国的有力挑战,欧洲繁荣的中心也开始向英吉利海峡彼岸转移。
-------------------------------------------------------------------------------------
2.南海泡沫事件
股份公司的直接祖先是18世纪发展起来的“合股公司”,合股公司是通过向投资者发行股票来筹集资金的,它无须得到政府的“特许状”,而且它的股票可以自由转让,股东只负有限责任。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英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兴盛时期,也出现了作为股份公司萌芽的合股公司,但其发展却不是一帆风顺的,著名的“南海泡沫” (South Sea Bubble)事件将英国股份公司的发展带入了迷途。
南海泡沫事件发生在1720年,是世界证券市场首例由过度投机引起的经济事件,“泡沫经济”一词也是源于南海泡沫事件。
(一)南海公司对投资者的蛊惑
南海公司是1711年由著名的牛津的哈利伯爵创办的,公司的业务范围是在南美经营奴隶贸易和捕鲸业务,但在公司董事中并无一人精于此道,公司发起人的真正目的就是利用人们急于投资发财的欲望骗取钱财。南海公司以认购政府债券的方式成为当时英国国债最大的债权人,债务总额高达近1000万英镑,政府担保在一定时期内国债的年利率为6%。为了提供这笔总额高达每年60万英镑的利息,政府永久性地把酒类、醋、印度货物、精制丝绸、烟草、鱼翅以及其他一些商品的税收作为报答支付给南海公司。政府还赋予公司南海贸易的特许权,垄断经营。南海公司为了融资,对外编织了一套美丽的谎言:南海公司可以把英格兰的加工商品送上南美东部海岸,而秘鲁和墨西哥的地下埋藏着巨大的金银矿藏,当地的土著就会付给英国人价值百倍的金锭银锭,数以万计的“金砖银石”就会源源不断地运回国内;而且,西班牙允许南海公司在智利和秘鲁沿岸为了交通的目的使用其四个港口。实际上,南海公司只能在贩卖黑奴的贸易中获得利润,西班牙也从来没有打算让英国人用西班牙在美洲的港口进行自由贸易。但是,公众对南海公司的信心却丝毫没有动摇,公众只知道这家公司能够赚大钱,又有政府的支持,是很好的投资对象,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狂热的氛围,人们就是想要投资。
(二)泡沫形成
1719年,英国政府允许中奖债券与南海公司股票进行转换。同年年底,南美贸易障碍的扫除,加上公众对股价上扬的预期,促进了债券向股票的转换,进而带动了股价上升。
1720南海公司采取拉拢贿赂政府高官的手段获得了除英格兰银行和印度公司的国债以外价值3100万英镑英国所有国债的包销权。南海公司股票一夜之间由130英镑涨到了300英镑。
4月12日,南海公司宣布发行100万新股,每股资本金为100英镑,售价为300英镑,可以分5次付款,每次60磅。各个阶层的人们都争相申购,人们发疯一样涌向交易所,第一次认购的数量就超过了200万股。仅仅几天之后,股票的价格涨到了340英镑每股。为了能够将公司股票的价格哄抬的更高,4月21日的董事会上,公司宣布夏季发放的股利为10%,所有认股的股东都将享受如此优厚的股利。这似乎更进一步印证了假想中公司无比光明的盈利前景。然后董事会又决定第二次发行新股,这次发行的数量仍是100万,以400%的溢价发行。人们刚刚吃到了股利的甜头,投资的热情再一次被激发,以至在消息发布几个小时之内,人们申购的数量就已经达到了150万股。这些投资者来自各个阶层,其中包括半数以上的众参议员,而当时的国王也禁不住诱惑,竟也认购了价值10万英镑的股票。
由于股票价格持续上涨,其股价就象一个越吹越大的泡沫,人称“南海泡沫”。在南海公司股票价格扶摇直上的示范效应下,全英170多家新成立的股份公司的股票以及所有的公司股票,都成了投机对象,社会各界人士,包括军人和家庭妇女,甚至物理学家牛顿都卷入了这股漩涡。人们完全丧失了理智,不在乎这些公司的经营范围、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只相信发起人说他们的公司如何能获取巨大利润,人们唯恐错过大捞一把的机会。一时间,股票价格暴涨。这些新成立的公司有的只能持续一两个星期,就销声匿迹了,有的甚至连一个星期都坚持不到就寿终正寝了。
5月28日,南海公司的股票价格是550英镑,在此后的四天中,股票的价格继续大幅度的上扬,上涨到了890英镑。许多人认为南海公司的股票已经不会继续上涨了,他们纷纷抛售自己手中的股票,这引起了南海公司董事的警觉,他们给自己的代理人下达了命令,自己买入南海公司的股票。他们的努力无疑是成功的,股票的价格得到了稳定,并在7月份上涨到每股1000英镑以上。
(三)泡沫破灭
8月初,当人们知道公司董事会主席以及其它一些董事已经卖掉了自己原本持有的南海公司股票的时候,投资者开始不满并变得警觉。整个8月份,公司股价一直在走下坡路,到9月2日时,股票的价格只有700英镑,而且继续下滑。
9月12日,在秘书长克拉格先生的撮合下,南海公司董事和英格兰银行的董事召开了几次会议。由此而来的传言宣称英格兰银行愿意为南海公司融通600万英镑的债务。这个传言使得南海的股票上涨到670英镑,但是就在当天的下午,一切的传言被证实为空穴来风,股票价格应声而落,并一直跌到了400英镑每股。事态的发展引来了恐慌,人们希望英格兰银行能够为南海公司提供一些帮助以缓解这次危机。英格兰银行非常不愿意惹祸上身,但是在公众众口一词的要求下,不得不被迫进场试图挽救大局。经过双方的协商,英格兰银行同意为支持公共信用预购300万南海公司的债券。然而这样的努力仍然未能够挽救南海公司。人们对南海公司的债务缺乏信心,南海公司的股票继续滑落,甚至引发了大量的银行挤兑的现象。英格兰银行抵住了挤兑风暴的冲击,但南海公司却遭受了致命的打击,股票价格跌落到了150英镑,几经动荡后跌到了135英镑。英格兰银行在恢复公众的信心,阻止毁灭性的潮流方面也已经无能为力了。
南海泡沫事件令股民猝不及防,成千上万的股民惨遭重创甚至倾家荡产,在这次事件中损失惨重的科学家牛顿惊叹道:“我能计算出天体的运行轨迹,却难以预料到人们如此疯狂”。
为了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辉格派领导人罗勃特•沃波尔授命于危难之间,担任财政大臣,并在他的倡导下议会通过了“泡沫法案”(Bubble Act),即“取缔投机行为和诈骗团体法”,该法案对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提出了许多限制条件,从而也窒息了英国股份公司的发展。
(四)泡沫之迷
1720年,“泡沫法案”的通过,拉下了南海泡沫事件的帷幕。时间虽然过去了近三百年,但南海泡沫事件在英国影响之广、之深,损失之惨重,现在想来仍然心有余悸。回顾历史事件,审视“泡沫法案”,英国为何在股份公司的发展道路上陷入迷途?
原因之一:南海公司的信息披露不真实。
股份公司作为公众性公司,披露信息是其与公众进行交流的最基本形式。股票价格的形成是建立在真实信息的基础上的。如果股份公司信息披露虚假,故意夸大公司的业绩或者经营状况,就会造成投资者盲目投资,股票价格发生异常波动,以致不能真实反映公司的盈利能力。“南海泡沫事件”就是南海公司为了达到圈钱的目的,故意编制公司的虚假信息,给投资者描绘了一幅金灿灿的通往“黄金宝殿”之图,其实这幅承载着投资者狂热希翼的致富之图,不过如水中月、镜中花般虚无缥缈,最终只能因公司经营的真相被揭穿而成为南柯一梦。许多效仿南海公司的其他股份公司,也没能逃出幻灭的结局。
原因之二:英国政府的态度不理智。
虽然证券市场自身对股票价格的形成有一定的调节能力,但政府的监管依然不可少。英国政府在对待南海泡沫事件的态度上并不理智,从事件发生前“过度放纵”到事件发生后“一下管死”,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
南海泡沫事件发生前,英国政府过度地纵容南海公司,使南海公司为日后高额发行股票的圈钱活动创造了“信誉”,也给公众投资者造成了南海公司是政府“宠儿”的印象,此其一。南海公司在成立之初,就认购了政府高达1000万英镑的债券,从而取得了英国在南美洲海岸的贸易垄断权,此时,英国政府应当预见到象南海公司这样渐有影响的股份公司应当真实对外公告其经营信息,否则,一旦公司形成气候,股票发行规模扩大,虚假的信息给投资者造成的损害将不堪设想。但是,英国政府并没有尽到这样的监管职责,而是任由南海公司对外吹嘘,吊足了投资者的胃口。而且,当南海公司以300%甚至400%的溢价发行股票时,英国政府并没有根据南海公司的实际盈利能力及时地予以制止,反而,让人瞠目的是议会的议员甚至连国王都争相购买了南海的股票,以致当南海公司的股票出现在短短十个月时间由100多英镑暴涨到1000英镑又狂跌到100多英镑的动荡局面时,英国政府束手无策,只得通过“泡沫法案”对股份公司进行强行压制。
南海泡沫事件发生后,英国政府通过了“泡沫法案”,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泡沫的再次出现,但却对股份公司实行封杀,严重抑制了股份公司的发展,此其二。泡沫法案规定任何未经合法授权而组建的公司,及擅自发行股票均属非法,股份公司一般不具有法人资格;严惩非法的证券交易,从而保护股东及社会利益。但实际通过的法案却故意使法人形式难以采用,从而走上了另一极端。该法案一直持续到1825年,在一百年的时间里,公众对股份公司闻之色变,对股票交易避而远之,“泡沫法案”对英国股份公司发展的消极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原因之三:公众对股票投资的极端不理性。
在对巨大财富的憧憬中,公众的理性防线彻底崩溃,完全任由股份公司发布的消息牵引,迷失了方向。当公众不再考察股份公司的盈利能力,不再辨别股份公司的经营范围,只为股价的一时上涨而买入股票时,他们的投资行为已经演变为一种投机性行为,无论股票的价格多高,无论它是否已经偏离了公司的基本价值,只要相信它还会继续涨下去,公众就会不顾一切地买进。在这种疯狂赚钱欲望的支配下,公众已经谈不上对股市基本行情的认识,已经不能客观预期投资所带来的后果。他们的行为只会使股价越来越高,泡沫越来越大,等待他们的也只能是五彩的、非理性泡沫的破灭。
在这场喧闹的泡沫事件中,南海公司、英国政府、社会公众都是利益受损者,但他们同时也都是使泡沫越吹越大的主体,都难脱其咎。无论“南海泡沫”的“真凶”是谁,英国股份公司的发展都受到了一定的阻碍,这一段“迷途史”都是公司历史上的遗憾。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回顾英国股份公司发展的迷途,不仅使我们了解一段历史,更重要的是给我们当今日新月异的公司制度、证券市场发展以启迪,不让类似的历史事件重现。

3.1837年恐慌
--------------------------------------------------------------------------------------
1832年是杰克逊总统竞选连任的年头,如果他连任,第二银行的有效期将于1836年(他的下一届任期内)结束。大家都知道总统对第二银行的观感,为了避免夜长梦多,银行想在大选年趁乱提前再延续20年的经营特许权。与此同时,银行家以300万美元的重金不惜血本地资助杰克逊的竞争对手亨利·克雷(Henry Clay),而杰克逊的竞选口号是"要杰克逊,不要银行"。最后杰克逊以压倒性优势获胜。   银行经营权延期的提案在参议院以28对20票获得通过,在众议院以167对85票也成功过关[24],第二银行主席比德尔自恃有欧洲强大的罗斯柴尔德金融帝国做后援,没有将总统放在眼里。当人们议论杰克逊可能会否决提案时,比德尔毫不退让地表示:"如果杰克逊否决提案,我将否决他。"   杰克逊总统当然毫无疑问地否决了第二银行延期的提案,他还下令财政部长将所有政府储蓄从第二银行账户上立即取走,转存进各州银行。1835年1月8日,杰克逊总统还清了最后一笔国债,这是历史上美国政府唯一的一次将国债降到了0,并且产生了3 500万美元的盈余。历史学家评论这一伟大成就为"这是总统最为灿烂的荣誉,也是他为这个国家做出的最重要的贡献"。《波士顿邮报》把这一成就和耶稣将放贷者(Money Changers)赶出神庙相提并论。   "银行想要杀了我,但我将杀死银行"   1835年1月30日,美国第7届总统安德鲁·杰克逊来到国会山参加一位国会议员的葬礼。一位来自英国的失业油漆匠理查德·劳伦斯悄悄地跟随着杰克逊总统,在他的口袋里有两把装着上好子弹的手枪。   当总统进入葬礼仪式的房间时,劳伦斯距离总统距离较远,他耐心地等待着更好的时机。仪式结束后,劳伦斯守候在两根柱子之间,那里是总统的必经之地。就在总统经过的一刹那,劳伦斯冲了出来,在距离总统不到两米的地方开了枪,但是手枪炸了膛,子弹没有射出。这时,周围所有人都惊呆了。此时,戎马一生的67岁的杰克逊总统并没有惊慌失措,面对穷凶极恶的杀手,他本能地举起手杖自卫。这时,凶手已掏出第二把手枪开了火,结果仍然是个臭弹。福大命大的杰克逊险些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被刺杀的总统,而两把手枪都发臭弹的概率据说仅为1/125 000。   这位32岁的刺杀者号称自己是英国国王的合法继承人,美国总统杀死了他的父亲,还拒绝让他得到一大笔钱。后来,法庭经过仅仅五分钟的审理就断定此人有精神病,没有追究其法律责任。   从此以后,精神病就成为各种谋杀凶手最合适的借口了。 1835年1月8日,杰克逊总统还清了最后一笔国债,1月30日就发生了刺杀事件。关于凶手理查德·劳伦斯,格里芬在他的书中写道:"那个刺客要么是真的疯了,要么是假装疯了来逃避严厉的惩罚。后来,他向别人夸口说他和欧洲有权势的人有联系,他得到许诺,如果被抓住将会得到保护。"[25]   1845年6月8日,杰克逊总统去世。他的墓志铭上只有一句话:"我杀死了银行。"   美国中央银行的再度被废,招致英国方面的严厉报复,英国立刻停止了对美国的各种贷款,尤其厉害的撒手锏是收紧美国的黄金货币供应量。当时的英国金融体系在罗斯柴尔德的运作下,拥有最大规模的黄金货币流通量,通过贷款和美国中央银行的运作,完全控制了美国的货币供应。   当美国第二银行的延期申请遭到总统否决之后,第二银行主席比德尔对总统的"否决"启动了。第二银行宣布立即召回所有贷款,停止一切新贷款的发行。罗斯柴尔德家族所把持的欧洲主要银行也同时收紧了美国银根,美国陷入了严重的"人为"货币流通量剧减的境地,最终引发了"1837年恐慌",经济陷入严重衰退长达五年之久,其破坏力之大前所未见,直追1929年美国大萧条时期。   "1837年恐慌"以及后来的"1857年恐慌"、"1907年恐慌",再次印证了罗斯柴尔德的一句名言:"只要我能控制一个国家的货币发行,我不在乎谁制订法律。"

4.1907年银行危机
--------------------------------------------------------------------------------------
美联储,是“美国联邦储备银行”的简称,其实它既不是“联邦”,更没有“储备”,也算不上“银行”。实际情况是,美国政府根本没有货币发行权!美国政府要想得到美元,就必须将美国人民的未来税收(国债)抵押给私有的美联储,由美联储来发行“美联储券”,这就是“美元”。美联储的性质和来历在美国的学术界和新闻媒体中,是一个大家心照不宣的“禁区”。本文将讲述被美国主流媒体刻意“过滤掉”的美联储成立的秘密。当我们拿着放大镜,用慢镜头回放这一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的最后关头时,事件发展将精确到以小时为单位。 1913年12月23日,美国民选政府终于被金钱权力所颠覆。
神秘的哲基尔岛:美联储的策源地 1910年11月22日夜,纽约城外一节完全密封的火车车厢里,所有的车窗全部被窗帘严密地遮挡住,列车缓缓向南驶去。车厢里坐着的全是美国最重要的银行家,没有任何人知道他们此行的目的地。列车的终点是数百英里之外的佐治亚州的哲基尔岛。 佐治亚州的哲基尔岛是一群美国超级富豪拥有的冬季度假胜地。以J.P.摩根为首的大腕们成立了一个哲基尔岛打猎俱乐部,地球上1/6的财富聚集在这个俱乐部会员的手中,会员身份只能继承,不可转让。此时,该俱乐部得到通知,有人要使用俱乐部场所大约两个星期,所有会员不能在这段时间内使用会所。会所的所有服务人员全部从大陆调来,对所有到达会所的客人一律只称呼名字,而绝对不能使用姓氏。会所周围50英里的范围内被确保不会出现任何记者。 当一切准备就绪,客人们出现在会所中。参加这个绝密会议的有: 尼尔森·奥尔德里奇,参议员,国家货币委员会主席,尼尔森·洛克菲勒的外祖父; 派亚特·安德鲁,美国财政部助理部长; 弗兰克·范德利普,纽约国家城市银行总裁; 亨利·戴维森,J.P.摩根公司高级合伙人; 查尔斯·诺顿,纽约第一国家银行总裁; 本杰明·斯特朗,J.P.摩根的左膀右臂。 保罗·沃伯格,德国犹太移民,1901年到美国,库恩雷波公司的高级合伙人,英国和法国的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代理人,美联储的总设计师,第一任美联储董事。 这些重要人物来到这个偏僻的小岛,主要任务是起草一份重要的文件:《联邦储备法案》。保罗·沃伯格是银行运作方面的高手,精通几乎所有的银行运作细节。保罗自然成为文件的主要起草者和解释者。尼尔森·奥尔德里奇是所有人中唯一的外行,他负责使文件内容符合政治正确的要求,能够在国会被接受。其他人则代表不同的银行集团的利益,他们围绕着保罗提出的方案细节进行了长达九天的激烈争论,最后终于达成了共识。 8$B%EoVAw 由于中央银行这个名称过于树大招风,自杰斐逊总统以来,中央银行的名称始终与英国的国际银行家阴谋联系过密,所以保罗建议用联邦储备系统的名称来遮人耳目。但是,它具有一切中央银行的职能,和英格兰银行一样,美联储被设计成私人拥有股份,并将从中获得巨大的利益。与第一银行和第二银行不同的是,美联储的股份构成中,原来20%%的政府股份被拿掉了,它将成为一个“纯粹”的私有中央银行。 为使联邦储备系统更有欺骗性,在谁控制美联储的问题上,保罗巧妙地提出:“国会控制美联储,政府在董事会中拥有代表,但是董事会的多数成员由银行协会直接或间接控制。” 后来,保罗把最后的版本改为“董事会成员由美国总统任命”,但是董事会的真正功能由联邦咨询委员会所控制,联邦咨询委员会与董事会定期开会“讨论”工作。联邦咨询委员会成员将由12家联邦储备银行的董事决定,这一点被有意地向公众隐瞒了。 另一个保罗要应付的难题是,如何隐藏纽约的银行家将主导美联储这个事实。19世纪以来,美国中西部广大中小商人、农场主饱受银行危机的浩劫,对东部银行家深恶痛绝,这些地区的议员不可能支持纽约银行家占主导的中央银行。保罗为此设计了一套由12家美联储地区银行构成整个系统的天才解决方案。在银行圈子之外,很少有人明白,在美国货币和信贷发放高度集中于纽约地区这一基本前提下,提议建立各地区联储银行,只不过是给人造成中央银行的业务并没有集中在纽约的假象罢了。 还有一个体现保罗深谋远虑之处的就是将美联储总部设在政治首都华盛顿,而有意远离它真正接受指令的金融之都纽约,以进一步分散公众对纽约银行家的顾虑。 保罗的第四个困扰是如何产生12家美联储地区银行的管理人员,奥尔德里奇的国会经验终于派上了用场。他指出中西部的议员普遍对纽约银行家有敌意,为了避免失控现象,所有地区银行的董事应该由总统任命,而不要由国会插手。但是这造成了一个法律漏洞,《宪法》第一章第八节明确规定由国会负责发行管理货币,将国会排除在外,意味着美联储从一开始就违背了《宪法》。后来这一点果然成了很多议员攻击美联储的靶子。 在经过这一番颇具匠心的安排以后,该法案俨然以模拟美国宪法分权与制衡的面目出现。总统任命,国会审核,独立人士任董事,银行家做顾问,真是滴水不漏的设计! 策立美联储的前哨战:1907年银行危机  华尔街有七个大腕,J.P.摩根、詹姆斯·希尔、乔治·贝克(纽约第一国家银行的总裁),属于所谓摩根集团;其余四人,约翰·洛克菲勒、威廉·洛克菲勒、詹姆斯·斯蒂尔曼(国家城市银行总裁)、雅各布·希夫(库恩雷波公司),属于标准石油城市银行集团。他们所构成的资本的核心枢纽控制着美国。 七位大腕是建立美联储的真正幕后推动者。他们之间及其与欧洲罗斯柴尔德家族的秘密协调,最终建立了英格兰银行在美国的翻版。 1903年,保罗将一份如何将欧洲中央银行的“先进经验”介绍到美国的行动纲领交给雅各布·希夫,这份文件随后又被转交给纽约国家城市银行(后来的花旗银行)总裁詹姆斯·斯蒂尔曼和纽约的银行家圈子,大家都觉得保罗的思想真如醍醐灌顶,使大家茅塞顿开。 问题是美国历史上反对私有中央银行的政治力量和民间力量相当强大,纽约银行家在美国工业界和中小业主的圈子里口碑极差。国会的议员们对银行家提出的任何有关私有中央银行的提案都像躲避瘟疫一般避之唯恐不及。为了扭转这种不利的态势,一场巨大的金融危机开始被构想出来。 首先是新闻舆论导向开始大量出现宣传新金融理念的文章。1907年1月6日发表了保罗的文章《我们银行系统的缺点和需要》,从此保罗成为美国倡导中央银行制度的首席吹鼓手。不久,雅各布·希夫在纽约商会宣称:“除非我们拥有一个足以控制信用资源的中央银行,否则我们将经历一场前所未有而且影响深远的金融危机。” 苍蝇不叮没缝的鸡蛋,与1837年、1857年、1873年、1884年和1893年一样,银行家们早已瞧出经济过热发展中出现的严重泡沫现象。 摩根和他背后的国际银行家们精确地计算着这次金融风暴的预估成果。首先是震撼美国社会,让“事实”说明一个没有中央银行的社会是多么脆弱。其次是挤垮和兼并中小竞争对手,尤其是令银行家颇为侧目的信托投资公司。还有就是得到让他们垂涎已久的重要企业。 到1907年10月危机爆发时,纽约一半左右的银行贷款都被高利息回报的信托投资公司作为抵押投在高风险的股市和债券上,整个金融市场陷入极度投机状态。 摩根在此之前的几个月里一直在欧洲的伦敦与巴黎之间“度假”,经过国际金融家们精心策划,摩根回到美国。不久,纽约突然开始广泛传言美国第三大信托公司尼克伯克即将破产,惊恐万状的存款市民在各个信托公司门口彻夜排队等候取出他们的存款。银行则要求信托公司立即还贷,受到两面催款的信托公司只好向股票市场借钱,借款利息一下冲到150%%的天价。到10月24日,股市交易几乎陷于停盘状态。 摩根此时以救世主的面目出现了。当纽约证交所主席来到摩根的办公室求救时,他声音颤抖地表示如果不能在下午三点之前筹集到2500万美元,至少50家交易商将会破产,他除了关闭股票市场将别无选择。下午两点,摩根紧急召开银行家会议,在16分钟里,银行家们筹足了钱。摩根立即派人到证交所宣布借款利息将以10%%敞开供应,交易所里立即一片欢呼。仅过了一天,紧急救助的资金告罄,利息再度疯长。8家银行和信托公司已经倒闭。摩根赶到纽约清算银行,要求发放票据作为临时货币以应付严重的现金短缺。 11月2日星期六,摩根开始了他蓄谋已久的计划,“拯救”仍在风雨飘摇之中的摩尔斯莱公司。该公司已陷入2500万美元的债务危机,濒临倒闭。但是它却是田纳西矿业和制铁公司的主要债权人,如果摩尔斯莱被迫破产清偿,纽约股市将完全崩溃,后果不堪设想。 摩根深知田纳西矿业和制铁公司拥有的田纳西州、亚拉巴马州和佐治亚州的铁矿和煤矿资源,将大大加强摩根自己创办的钢铁巨无霸———美国钢铁公司的垄断地位。在反垄断法的制约下,摩根始终对这块大肥肉无法下嘴,而这次危机给他创造了一个难得的兼并机会。摩根的条件是,为了拯救摩尔斯莱公司和整个信托行业,信托公司必须集资2500万美元来维持信托公司不致崩溃,美国钢铁公司要从摩尔斯莱手中买下田纳西矿业和制铁公司的债权。濒临破产的压力,整夜未眠极度疲倦的信托公司的老总们终于向摩根缴械投降。 在拿到田纳西矿业和制铁公司这块肥肉之后,喜不自胜的摩根还有最后一关要过,那就是对反垄断一点不含糊的老罗斯福总统。11月3日星期天晚上,摩根派人星夜赶往华盛顿,务必在下个星期一上午股票市场开盘之前,拿到总统的批准。银行危机使大批企业倒闭,失去一生积蓄的成千上万愤怒的人民形成了巨大的政权危机,老罗斯福不得不借重摩根的力量来稳定大局,他在最后时刻被迫签下城下之盟。此时距星期一股市开盘仅剩5分钟! 摩根以4500万美元的超低价吃下田纳西矿业和制铁公司,而该公司的潜在价值按照约翰·穆迪的评估,至少在10亿美元左右。 从金本位到法定货币———银行家世界观的大转变 19世纪末以来,国际银行家对金钱的认识再一次实现重大飞跃。 原有的英格兰银行模式,即以国债作为抵押来发行货币,通过两者的死锁,实现政府举债,银行发行货币,确保债务规模越来越大,从而保证了银行家不断增长的巨额收益。在金本位体系之下,银行家坚决反对通货膨胀,因为任何货币贬值都直接伤害了银行家的利息实际收入。 19、20世纪之交的欧洲,银行家们已经摸索出一套更为高效也更为复杂的法定货币体制。法定货币彻底摆脱了黄金和白银对贷款总量的刚性制约,对货币的控制更加有弹性,也更加隐秘。当银行家逐渐明白通过无限制地增加货币供应来获得的收益,远比通货膨胀带来的贷款利息损失要大得多时,他们随即成为法定货币最热烈的拥护者。 这时,银行家们赖以发财致富的手段中除了原有的部分储备金制度、货币与国债死锁之外,又增加了一个更为强大的工具:通货膨胀。从此,银行家实现了从黄金的卫道士到黄金的死敌这一戏剧性的转变。 凯恩斯就通货膨胀的评价可谓一针见血:“用这个办法,政府可以秘密地和难以察觉地没收人民的财富,一百万人中也很难有一个人能够发现这种偷窃行为。” 准确地说,在美国使用这个办法的是私有的美联储而不是政府。 ! 1912年大选烽烟:金融寡头们“青睐”威尔逊 不出国际银行家们所料,1907年的银行危机的确极大地震撼了美国社会。人们对信托投资公司的愤怒,对银行倒闭的恐慌,与对华尔街金融寡头势力的畏惧掺和在一起,一股反对一切金融垄断的强大民意潮流席卷全国。 普林斯顿大学校长伍德罗·威尔逊就是一位著名的反对金融垄断的活跃分子。纽约国家城市银行的总裁范德利普曾说:“我写信邀请普林斯顿的伍德罗·威尔逊参加一个晚宴并发表演讲。为了让他知道这是一次重要的机会,我提到了参议员奥尔德里奇也要到场并发表演讲。我的朋友威尔逊博士的回答让我大吃一惊,他拒绝和奥尔德里奇参议员同台发表演说。” 参议员奥尔德里奇当时权倾朝野,他在40年的国会生涯中,有36年为参议员,又是权力极大的参议院金融委员会的主席,身为小约翰·洛克菲勒的岳父,他与华尔街银行界过从甚密。1908年,奥尔德里奇提议在紧急情况下,银行可以发行货币,并以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债券和铁路债券做抵押。天下竟有如此好事,风险由政府和人民扛着,好处全是银行家得,让人不得不佩服华尔街的手段。该法案被称为《紧急货币法案》,这个法案成为五年以后《美联储法案》的立法基础。奥尔德里奇被社会认为是华尔街的代言人。 伍德罗·威尔逊1879年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后进入弗吉尼亚大学深造法律,于1886年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02年就任普林斯顿大学校长。学究气十足的伍德罗·威尔逊一贯高调反对金融垄断,自然不肯与金融寡头的代言人亲近。银行家们正是看中了威尔逊的单纯而容易被利用的特点,又是社会公认的反金融垄断的著名活动家,形象清新可人。银行家们准备在他身上投下重金,悉心“雕琢”,以备大用。 正好,纽约国家城市银行的董事克里夫兰·道奇是威尔逊在普林斯顿的大学同学,1902年威尔逊能够顺利当上普林斯顿的校长,就是财大气粗的道奇鼎力相助的结果。有了这一层不浅的关系,道奇在银行家们的策划下,开始在华尔街放风说威尔逊是一块当总统的料。 果然,威尔逊很快在华尔街大佬们的扶持下,于1910年当选新泽西州的州长。 正当威尔逊声誉日隆的时候,银行家紧锣密鼓地为他筹措竞选总统的经费。道奇在纽约百老汇大道42号设立了为威尔逊筹款的办公室,并建立了银行账户,道奇捐上第一张1000美元的支票。很快,道奇通过直邮的方式,迅速在银行家的圈子里征集到了大笔经费,其中2/3的经费来源于七个华尔街银行家。
威尔逊挑战的是时任总统塔夫特,与当时在全国范围内还名不见经传的威尔逊相比,塔夫特拥有很大的优势。正当踌躇满志准备着连任总统的塔夫特表示不准备对奥尔德里奇法案开绿灯时,一件前所未见的怪事发生了,塔夫特的前任总统老罗斯福突然横刀杀出,居然又要参加总统竞选,当年老罗斯福因迫使北方证券解体而名声大噪,享有反垄断决不手软的盛誉,他的突然出现将会严重侵蚀塔夫特的选票。 事实上,三个竞选人背后全都是银行家在支持。在华尔街的安排下,老罗斯福果然“不小心”重创塔夫特,使得威尔逊顺利当选。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美联储法案》问世 9qX{KLe t 银行巨头们在哲基尔岛的策划十分机密,出于严谨的职业本能,他们准备了两份计划。第一份就是由奥尔德里奇参议员主持的计划,负责佯攻,以便吸引反对派的火力,共和党是奥尔德里奇计划的支持者。另一份被称为B计划的方案才是真正的主攻方向,这就是后来的《美联储法案》,民主党是主要推动力量。 总统大选也是围绕这个核心目标而展开的。奥尔德里奇参议员和华尔街的关系尽人皆知,在当时全国普遍强烈地反华尔街的氛围中,他所提出的金融改革法案必然失败。而远离权力中心已有多年的民主党,一直扮演着强烈批评金融垄断的角色,再加上形象清新的威尔逊,这一切使得民主党所支持的《美联储法案》有着更大的机会被接受。 为了进一步迷惑公众,银行家们使出了让实际上是支持同一内容不同版本的两派互相攻击的高招。奥尔德里奇参议员率先发难,他词严色厉地指责民主党的提案对银行怀有敌意,而且不利于政府。他宣称一切背离金本位的法定货币政策都是对银行家的严重挑战。 民主党声称奥尔德里奇维护的是华尔街银行家的利益和金融垄断地位,而民主党所提出的美联储提案旨在打破这种垄断,建立起一套地区分立、总统任命、国会审核、银行家提供专家意见的相互制约、分权分立的完美的中央银行系统。不谙金融事务的威尔逊诚心实意地相信这个方案打破了华尔街银行家们对金融的垄断。 民主党的《美联储法案》赢得了民众的好感,银行家们把“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谋发挥到了令人拍案叫绝的程度。 威尔逊当选总统的同时,B计划正式启动。 1913年6月26日,即威尔逊入主白宫仅三个月,由弗吉尼亚的众议员银行家格拉斯在众议院正式抛出了B计划:格拉斯提案,他刻意避免了中央银行等过于刺激的用词,代之以美联储。9月18日,该提案在多数众议员不知就里的情况下以287对85票获得通过。 该提案被转送到参议院后,参议员欧文也是一位银行家。参议院的提案于12月19日获得通过。此时,两份提案中尚有40多处分歧有待解决,按照两院的惯例,圣诞节前的一周之内不会通过重要法案,按照当时两院提案的差距推算,在正常情况下,只能等到第二年再讨论,所以许多重要的反对该法案的议员纷纷离开华盛顿回家过节去了。 此时,在国会山设有一个临时办公室,在“战地”直接指挥的保罗.沃伯格瞧准了这一千载难逢的时机,发动了一场闪电战。在他的办公室里,每隔一个小时就有一批议员赶到,商讨下一步计划。12月20日星期六的晚上,参众两院召开联席会议继续商讨重要分歧。此时,国会弥漫着一种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在圣诞节前通过《美联储法案》的气氛,白宫甚至在12月17日宣布,已经开始考虑第一届美联储董事成员名单。 在银行家们的催逼之下,联席会议决定21日星期天全天继续开会。到20日深夜,参众两院在若干重要问题上仍然没有达成一致。这些分歧包括:美联储地区银行的数量;如何确保储备金;黄金储备的比例;国内国际贸易中的货币结算问题;储备金更改提案;美联储发行的货币能否成为商业银行的储备金;通货膨胀问题等。 在经过21日紧张的一天之后,22日星期一《纽约时报》头版登出“货币提案今天可能成为法律”的重要新闻,这篇文章提到的时间段大约是星期一的凌晨1点30分到4点。一个即将影响每一个美国人的每一天生活的重要法案就是在这样一种仓促和压力之下进行的,绝大多数议员根本没有来得及仔细阅读修改之处,更别说提出修正案了。 22日下午4点,会议开始。6点整,最后联席会议报告提交,大多数议员已经去吃晚饭了,会场上的议员寥寥无几。晚7点30分,格拉斯开始20分钟演讲,然后进入辩论阶段。 晚11点开始表决,最后以298对60票获得众议院通过。 3日,圣诞节前两天,参议院表决以43对25票(27人缺席)通过了《美联储法案》。 华尔街和伦敦金融城顿时一片欢腾。 经过与美国政府一百多年的激烈较量,国际银行家终于达到了他们的目的,彻底控制了美国的国家货币发行权,英格兰银行的模式终于在美国被复制成功了。 谁拥有美联储 许多年以来,究竟谁拥有美联储一直是一个讳莫如深的话题,美联储自己总是含糊其辞。众议员赖特.帕特曼担任众议院银行和货币委员会主席长达40年,在其中20年里,他不断地提案要求废除美联储,他也一直在试图发现究竟谁拥有美联储。 这个秘密终于被发现了。《美联储的秘密》一书作者尤斯塔斯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研究,终于得到了12个美联储银行最初的企业营业执照,上面清楚记录了每个联储银行的股份构成。 美联储纽约银行是美联储系统的实际控制者,它在1914年5月19日向货币审计署报备的文件上记录着股份发行总数为203053股,其中:洛克菲勒和库恩雷波公司所控制的纽约国家城市银行,拥有最多的股份,持有3万股。J.P.摩根的第一国家银行拥有1.5万股。 当这两家公司在1955年合并成花旗银行后,它拥有美联储纽约银行近1/4的股份,它实际上决定着美联储主席的候选人,美国总统的任命只是一枚橡皮图章而已,而国会听证会更像一场走过场的表演。  保罗.沃伯格的纽约国家商业银行拥有2.1万股。田罗斯柴尔德家族担任董事的汉诺威银行拥有1.02万股。大通银行拥有6000股。汉华银行拥有6000股。 这六家银行共持有40%%的美联储纽约银行股份,到1983年,他们总共拥有53%%的股份。经过调整后,他们的持股比例是:花旗银行15%%,大通曼哈顿14%%,摩根信托9%%,汉诺威制造7%%,汉华银行8%%。 联储纽约银行的注册资本金为1.43亿美元,上述这些银行究竟是否支付了这笔钱仍然是个谜。有些历史学家认为他们只付了一半现金,另一些历史学家则认为他们根本没出任何现金,而仅仅是用支票支付,而他们自己所拥有的美联储的账户上只有几个数字的变动而已,美联储的运作其实就是“以纸张做抵押发行纸张”。 1978年6月15日,美国参议院政府事务委员会发布了美国主要公司的利益互锁问题的报告,该报告显示,上述银行在美国130家最主要公司里拥有470个董事席位,平均每个主要公司里有3.6个董事席位属于银行家们。其中,花旗银行控制了97个董事席位;J.P.摩根公司控制了99个;汉华银行控制96个;大通曼哈顿控制89个;汉诺威制造控制了89个。 从1914年美联储建立以来,无可辩驳的事实显示了银行家们操纵着美国金融命脉、工商业命脉和政治命脉,过去如此,现在仍然如此。 k40Dp 银行家信托公司的总裁本杰明.斯特朗被选为第一任美联储纽约银行董事会主席。“在斯特朗的控制下,联储系统与英格兰银行和法兰西银行形成了互锁关系。本杰明.斯特朗作为纽约美联储银行董事于1928年突然死亡,当时国会正在调查美联储董事和欧洲中央银行巨头们的秘密会议,而这些秘密会议导致了1929年经济大衰退。”
美联储第一届董事会 威尔逊后来自己承认,他只被允许指定一名美联储董事,其余都是由纽约的银行家挑选。在保罗.沃伯格被提名和任命为董事的过程中,参议院要求他于1914年6月到国会回答质询,主要是了解他在《美联储法案》拟定过程中的角色,结果被他断然拒绝。保罗在写给国会的信中宣称,如果他被要求回答任何问题,都会影响他在美联储董事会的作用,因此他宁愿拒绝接受美联储董事的提名。 在他强硬的态度面前,国会只有低头,提出可以事前提供所有问题的清单,如果保罗觉得某些问题“会影响他的作用”,他可以不予回答。保罗最后勉强答应了,但要求非正式见面。 保罗顺利通过国会听证,成为美联储第一届董事,后成为董事会副主席。 除了保罗以外,另外任命的四名董事会成员是: 阿道夫.米勒,经济学家,出身于洛克菲勒资助的芝加哥大学和摩根资助的哈佛大学。 查尔斯.哈姆林,曾任助理财政部长。 弗雷德里克.戴拉诺,罗斯福的亲戚,铁路银行家。 哈丁,亚特兰大第一国家银行总裁。 威尔逊总统自己提名的托马斯.琼斯被记者发现正在被美国司法部调查和起诉,后来琼斯自己提出退出董事会提名。 美联储另外两名成员是财政部长和货币审计员。 不为人知的联邦咨询委员会联邦咨询委员会是保罗.沃伯格精心设计的一个秘密的遥控装置,以此操控美联储董事会。在美联储九十多年的运作中,联邦咨询委员会非常出色地实现了保罗当年的构想,几乎没有人注意过这个机构和它的运作,也没有大量文献可供研究。 联邦咨询委员会由12家联储地区银行各推选一名代表组成,每年在华盛顿与美联储董事会的成员会谈四次,银行家们向美联储的董事们提出各种货币政策的“建议”,每名银行家都代表本地区的经济利益,每人都有相同的投票权,在理论上简直无懈可击,但在银行业激烈残酷的现实中却全然是另一套规则。 ` 难以设想一个辛辛那提的小银行家和保罗.沃伯格、摩根这样的国际金融巨头坐在一个会议桌前,向这些巨头提出“货币政策的建议”,这两个巨头中的任何一个随便从口袋里摸出一张支票画上两笔,就足以使这个小银行家倾家荡产。事实上,12个联储地区中的每一个中小银行的生存,都完全取决于华尔街的五大银行巨头的恩赐,五巨头有意地把和欧洲银行的大笔交易化整为零,交给自己在各地的“卫星银行”去办理,“卫星银行”为得到这些高回报的生意自然更加俯首帖耳,而五巨头也拥有这些小银行的股份。当这些“代表各自地区利益”的小银行们和五巨头坐在一处探讨美国货币政策的时候,探讨的结果也就可想而知。 尽管联邦咨询委员会的“建议”对美联储的董事决策没有强制约束力,但是华尔街五巨头每年四次不辞劳苦地跑到华盛顿,不会是仅仅为了和联储的几位董事喝喝咖啡。要知道,像摩根这样身兼63个公司的董事职务的超级大忙人,如果他们的“建议”得不到任何考虑,而他们仍然乐此不疲地来回奔波,那实在是奇怪之极了。美联储的幕后真相 绝大多数美国人并不真正理解国际放贷者的运作方式。美联储的账目从来就没有被审计过。它完全在国会控制的范围之外运作,它操纵着美国的信用(供应)。 ———参议员巴里.戈德华特 每一元流通中的美联储券(FederalReserveNote,美元)都代表欠着美联储一美元的债务。———众院银行与货币委员会 美联储地区银行不是政府机构,而是独立的,私人拥有的和地方控制的公司。 ———刘易斯,1982年 ' 当你和我写支票的时候,我们的账户上必须要有足够的钱来支撑支票的金额。但是,当美联储写支票时,账户上是没有任何钱做支撑的。当美联储写支票时,它是在创造货币。
———波士顿美联储银行 从1913年到1949年,美联储的资产由1.43亿美元暴涨到450亿美元,这些钱直接进了美联储银行股东们的腰包。 ———埃斯塔克.穆林斯

---------------------------------------------------------------------------------
5.1929年大崩潰
摘录《光荣与梦想》(威廉·曼彻斯特著)

从股票市场崩溃到1932年(大萧条时期最惨的一年),经济一直在螺旋式下降,而这个下降趋 势又因为采取了某些措施的缘故而更加速了。按老规矩说,这些措施本该使经济复兴的,可 是事实恰好相反。为了保障投资者的利益,物价是不能降的,于是销售量下降了。销售量一 减,只好用解雇工人的办法来降低商品成本。这个工业部门的工人失业了,哪里有钱去买别 的工业部门的产品呢?这样,销售额越下降,被解雇的工人就越多,引起购买力的全面萎缩 ,结果是:产业工人穷了下来,连累农民也穷;而农民的穷,又回头加深了产业工人的穷。 “谁也没钱买对方的东西,”这是一个俄克拉何马州人在国会的小组委员会上作证时说的话 ,这把恶性循环这个现象说得清清楚楚。“所以,在同一时间,同一国家里,既是生产过剩 ,又是消费不足。”

穷人家为了省钱度日想出的种种妙法,说来真了不起。男人的刮胡子刀片磨了再用;自己动 手卷纸烟,要不就抽“翅膀”牌(一角钱一包);为了省电,改用25瓦灯泡。孩子们捡汽 水瓶到铺子里退钱,一个两分;上面包店排队买隔宿的面包。妇女们把旧被单剪开再把两边 缝接起来,这样就把中间磨损的地方分移到两边去了;把自己的衣服改一改给女儿穿,这样 在邻居太太面前就不显得寒碜了——其实邻居手头一样紧,恐怕采取的办法也是一样。许多 人家把收到的祝贺圣诞的卡片保存起来,明年好改寄给别的朋友。

1932年9月的《财富》杂志估计,美国有3400万成年男女和儿童没 有任何收入,此数近于人口总数的28%。而且这个研究报告一如其他报告,那 正在另一种地狱里受难的1100万户农村人口是不包括在内的。
  
1932年,有个记者说他一看到美国农民便想起 报纸的星期画刊上那些蒙古农民;饥荒就在眼前了,它的阴影笼罩着美国莽莽大平原。自伊 丽莎白女王时代1558~1603年。——译者以来,农产品价格从来没像现在这 么低过。一蒲式耳约合36升。——译者小麦的售价不到二角五分,一 蒲式耳玉米是七分,一蒲式耳燕麦一角,一磅棉花或羊毛五分。糖每磅只值三分,猪、牛肉 每磅二分半,200个一箱的苹果,如果个个完好,才卖四角。
  
  把农民辛勤劳动的成果按市价折算,一车燕麦还买不到四元一双的“汤姆?麦坎”牌皮鞋。 一车小麦够买这双鞋了,但是每英亩土地要付三元六角的押款利息,又要付一元九角的捐税 ,农民每收一英亩小麦,就要亏一元五角。以棉田活来说,身体最壮、手脚最快的男工,从 早干到黑,整整14个小时,摘300磅棉花,却只能拿到六角钱。用玉米棒子当燃料,比卖 玉米买煤烧还合算。肉价惨跌:一只羊送到市场,运费一元一角,售价不足一元。蒙大拿州 有个牧场主,赊到了一些子弹,花两个小时把一群牲口全部杀了,扔进山沟,由它 烂去,原 因是卖牲口的钱还抵不过饲料。他临行时嘟嘟囔囔地对一个记者说:“唉,这也算是对付萧 条的一种办法吧!”
  
  由于农业品价格惨跌,数以万计的通告出现在住户门柱上和各县的法院门口,宣布这家那家 农场债务不清,不准赎回。据估计,密西西比州1/4的农场都被拍卖掉了。共和党的农 村报纸编辑威廉?艾伦?怀特对胡佛总统说,他应该去看看中西部的情况。怀特写道:“农 民们,不管他的土地是否已经抵押出去,谁都知道农产品既然跌到今天这个价钱,他自己迟 早要完蛋的。”农场主破产了,连买捆东西的绳子、修理东西的工具和作物的种子都拿不出 钱了,这时放贷的银行就取得了农场的产权,一变而为遥控的地主,而那世代耕种这块土地 的人却沦为佃户。乡下的牧场主用羊肉喂秃鹰,烧玉米烤火;城里的千百万人却买不起那贱 到使农民破产的农产品(黄油每磅三角九分,上等牛排每磅二角一分,鸡蛋每两打四角一分) 。买不起的原因是失业的人太多,至于那些幸而还有工作的人,工资也低极了,叫做“饿不 死人”的工资。
 
大萧条一方面使要求救济的人数倍增,另一方面又使救济金的来源陷于 枯竭。1932年,私人捐款锐减,只占救济金支出总额6%,于是便有三千万人左右要依 靠公办福利事业照顾了。不幸得很,这副重担子,地方政府却挑不起。自从1930年以来,各 州各市的预算早已出现了赤字。各市政府的收入,大约有90%来自房地产税,但是按大 萧条时期的币值计算,房地产的估价实在高得荒唐。房东既然是房屋的所有者,就得纳税; 房产有没有收益,法律不管,税额不能减。即使房客是靠市政府救济过活的,救济金又不包 括房租,房产税还是要照缴。于是房东便千方百计要房钱,他们怒从心头起,最初是要把无 钱交租的住客统统撵走。纽约市各条街道几乎天天有人撵房客;费城也一样,多家踯躅街头 ,因而小女孩们竟编出一种新游戏,名曰“撵房客”。

地方政府财政破产了,加之社会上又认为贫困多少咎由自取,因此要想获得公家救济,条件 是极为严格的。人们为了争取请求救济的申请书获得审议的机会,也得事先变卖家产,取消 保险,直至借贷无门的地步,并且证明所有亲戚全部破了产才成。即使这些条件都具备了, 如果本人未婚,或已婚而无子女的,在很多城市还是领不到救济。

千百万人只因像畜生那样生活,才免于死亡。宾夕法尼亚州的乡下人吃野草根、蒲公英;肯 塔基州的人吃紫萝兰叶、野葱、勿忘我草、野莴苣以及一向专给牲口吃的野草。城里的孩子 妈妈在码头上徘徊等待,一有腐烂的水果蔬菜扔出来,就上去同野狗争夺。蔬菜从码头装上 卡车,她们就跟在后边跑,有什么掉下来就捡。中西部地区一所旅馆的厨师把一桶残菜剩羹 放在厨房外的小巷里,立即有十来个人从黑暗中冲出来抢。加利福尼亚州长滩市有一个名叫 弗朗西斯?埃弗雷特?汤森的66岁的内科医生,他临窗刮脸,往外一看,竟有“三个干 瘦憔悴、老态龙钟的妇女”(这是他后来的描述)“趴在几个垃圾桶上从里边掏东西”。人们 还看到,有人全家走进垃圾堆捡骨头和西瓜皮来啃。因为蛆虫多,芝加哥市有一个寡妇在捡 东西吃时总是先把眼镜摘掉,眼不见为净。小说家托马斯?沃尔夫晚上在纽约街头留神细看 一群“无家可归的人在饭馆附近来回踯躅,把泔水桶的盖子掀开找腐烂的东西吃”。这样的 人他“早已到处看见,可是后来到了悲惨绝望的1932年,人数更是与日俱增了”。
逆境一来,美国人向来是要寻找替罪羊的。1932年初,沃尔夫等人就集中火力对下曼哈顿区 的那些财阀攻击开了。这些替罪羊是又肥又好摆布。

1932年这一年,美国65%的工业掌握在600家公司的手里;仅占全国人口 1%的人拥有全国财富59%。芝加哥有个人叫做塞缪尔?英萨尔,此人身兼85家公 司的董事、65家公司的董事长和11家公司的总经理。由他掌管的各种公用事业构成了 一个庞大的王国,其中包括150家公司,有5万雇员为325万顾客服务。1932年 元旦那天,他所拥有的证券实值在30亿元以上。失业的人们在瓦卡大道低处烧火取暖,仰 望着那高耸入云的英萨尔大楼,对一些记者感叹说:“为什么那个老头儿不能帮我们一点忙 呢?”
  
  这个老头儿实在无法帮忙,因为他有他自己的难题。他那个由控股公司构成的金字塔式的王 国快倒坍了。不消几天,成千上万的芝加哥人(包括大批的教师),就要听到一个惊人的消息 :他们手里那些英萨尔公司的股票下跌到只有1931年原价的4%了。英萨尔由36名 保镖护卫着,日夜奔走,力图挽回颓势,可是这年4月,他那两个投资信托公司就被宣布破 产了。6月,他因欠下6000万元的债,逃往欧洲,库克县的大陪审团陪审员在12 人 以上的叫大陪审团。——译者便对他提起公诉。为了掩人耳目,他在巴黎安排了一 个记者招待会,却从后门偷偷溜走,搭上夜半的快车南下罗马,接着又飞往雅典。他的律师 告诉过他,雅典是安全的,因为希腊跟美国没有签过引渡罪犯的条约。当时这种条约确实没 有,但是到了11月初,两国的外交官们就签了这样一个条约。英萨尔急忙男扮女装,租了一 条船逃到土耳其。土耳其政府把他送交美国当局,终于押回本国受审,可是结果却被判无罪 ,因为当时还没有管制控股公司的法规。
 谁也没想到1932年4月7日星期四,在全国联播节目里突然听到了一个新的声音——富兰克林 ?罗斯福的热情、洪亮、充满信心的声音。这位州长谴责胡佛政府,说政府专门救济大银行 、大企业。他嘲笑那些“肤浅的思想家”,说他们不懂得怎样去帮助农民。他说:“在这个 不幸的时代,我们要制定出一些计划来,把希望重新寄托在那些压在经济金字塔底层、被人 遗忘了的人们的身上。”

在整个30年代初期,特别是第72届国会举行最后一系列会议的那几个月里,全国都听 到了饥民示威游行的步伐声。纽约有3.5万人挤满了联邦广场,听共产党人演说。在俄克 拉何马市、明尼阿波利斯市和圣保罗市,成群的人闯进食品杂货店和肉类市场,把货架上的 东西一抢而光。多数人还只是暗地里感到忍无可忍(自杀人数那年冬天增加了三倍),但是越 来越多的人开始在各处集结起来采取暴力行动了。内布拉斯加州林肯市有4000人占领了州 议 会大楼,西雅图市有5000人占据了十层楼的市政府大厦。5000名忍无可忍的芝加哥市教 师闯 进了市区的银行。失业者越来越熟悉《国际歌》的曲调了。有一位42岁名叫路易斯?布 登兹的激进分子居然率领了俄亥俄州的失业者联盟的群众向哥伦布市议会大楼进军,他的口 号是:“我们必须夺取政权,建立工农共和国。”
  
  制度观念、权力观念和私有财产观念(这些是不用学也自然懂得的东西,丹尼尔?帕特里克 ?莫 伊尼汉后来称之为“人类社会的胶合剂”),已经出现了崩溃的迹象。

 美国的耐心已经快耗光了,美国的资金也快耗光了。1933年圣瓦伦丁节2月14 日。——译者——当晚10点,胡佛正在共和党全国委员会发表临别演说,美国整 个银行系统终于开始总崩溃了。------
  
  密执安州的金融危机,由于房地产价直线下降,情况的确特别严重,但问题却是全国性的。 自从股票市场大崩溃以来,全国倒闭的银行已超过5500家;可以想见,群众的心情是多 么惶惶不安。他们的对策是囤积黄金、货币。这时银行黄金库存每天要减少2000万元,储 户 搞不到黄金就要纸币。结果是:一方面,作为货币储备的黄金越来越少;另一方面,财政部 又不得不增发纸币。
  
  银行挤兑,照例带着自杀意味。加之这次危机发生在通货紧缩已经三年之日,形势就更加复 杂了。当时即使是情况最好的银行,手里的抵押品和各种证券,其市价也只落得原来的一个 零头。全国18569家银行,库存现金不过60亿元左右,却要应付410亿元的存款。为了准备 现金应付提款,银行不得不出售抵押品和证券,因此损失惨 重。
  
  密执安州的银行垮台以后,全国各地银行每天的黄金支付总额陡然增加到3700万元,提 款数增加到1.22亿元。各银行门前无不人山人海,争提存款。纽约市布朗克斯区有 一位少妇,把孩子出租给排队提款的妇女,每次收二角五分,因为抱着孩子排队,能排在前 头。从2月20日开始的那一周间(这时国会两院兴高采烈地通过废止禁酒法),巴尔的摩信托 公司已经付给储户1300万元,其中将近半数是在星期五一天之内付出的。当天深 夜,马里兰州州长艾伯特?C?里奇宣布全州200家银行休假。第二个州沉下去了。
  
  为了响应胡佛总统“保持信心”的号召,有责任感的人都极力故作镇定。《底特律新闻》评 曰:“我辈眼前种种经历,过后思量,当必哑然失笑。”《巴尔的摩太阳报》的口气更是轻 松:“人生尽多如意事、不如意事,昔日如此,今亦如此。这倒也好,日后大家都添了一些 闲谈的资料。”巴尔的摩商会主席表示,他认为没有理由不照常营业。国内收入署这时也发 出措辞强硬的通知说,再过半个月又得缴所得税了。
2月26日星期日,印第安纳波利斯市和阿克伦市各家银行同时宣布,提款不得超过存款的5% 。当晚,俄亥俄州的十来个城市也跟着照办。临到星期一——是日也,德国国会被 纵 火焚毁,日军在风雪中侵入满洲指我国东北各省。——译者——宣布限 制提 取存款的城市已经增加到100个。与辛辛那提市隔河相望的肯塔基州的卡温顿市,也有五家 银行实行了同样的限制。星期一晚,宾夕法尼亚州州长吉福德?平肖签署了一项法案,准许 银行自行决定歇业与否。托马斯?拉蒙特让人捎口信给罗斯福说,据摩根看,“情况之紧急 ,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  
  其实情况并非“无以复加”,而是很快就进一步恶化了。3月1日星期三,已经有17个州的 州长急急忙忙宣布全州银行休假。平肖州长只因宣布得过于匆促,五天后他赶到首都参加新 总统就职典礼时,口袋里竟只有九角五分钱。

罗斯福一行在雨雪交加中到达华盛顿联邦车站。总统临时办公处设在五月花饭店,那里有一 大叠电报等着罗斯福来处理:21个州和首都华盛顿的银行,不是已经停业就是停业在即 ;联邦储备银行的数字说明,仅在一周间,黄金库存就减少了2.26亿元;财政部缺 钱,弄得联邦政府人员的薪金都发不出去,更不用说偿付3月15日到期的7亿元短期公债了 。这边罗斯福行装甫卸,那边伍丁就把他请到一旁,告诉他说,胡佛政府的财政部长奥格登 ?米尔斯和联邦储备委员会负责人尤金?迈耶尔来电话,建议宣布全国银行一律停业。胡佛 总统认为还不必采取这样激烈的措施,想征求罗斯福的意见。罗斯福摇头不语,他这时仍然 对谁也不提意见。

全国金融的心脏停止跳动了。各州的银行业务有的完全停顿,有的部分停顿。华尔街街头虽 然国旗飘扬,庆祝新总统就职,但证券交易所却正式关闭了。芝加哥的商品交易所也关了, 这是85年来第一遭。曼哈顿第五大道的诺曼?文森特?皮尔牧师正在草拟他第二天上午 要讲的布道辞,要求银行家和公司经理跪在上帝面前忏悔罪恶。堪萨斯州的兰登州长大骂企 业家是“奸商”。阿瑟?克罗克把当时华盛顿的气氛说成无异“战时的围城”,天空一片 灰 色。国会东边那40英亩的园林和空地上,黑压压站着十多万群众,等候新总统就职典礼开 始。负责指挥阅兵式的是麦克阿瑟,他预料有人会闹事,便在所有要害地点都派军队架上了 机枪。邮政部长沃尔特?布朗虽然马上就要卸任了,只因戴着高顶礼帽坐在汽车里直不了腰 ,特地调来一辆新的高级轿车,由此可见胡佛政府的气派。从许多方面看,就职典礼显得很 草率。新任副总统约翰?南斯?加纳不耐风寒,临时借了一条围巾。新任财政部长伍丁因为 人挤,没法就座,只好同摄影记者高踞在栏杆上。
  
  国会山钟鸣正午12时,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终于成为美国第32届总统。

他走上了讲台。不顾欢声雷动,径从口袋里掏出手抄的讲稿,那是他上星期天在海德公园书 房里写的。这里没有一句话因袭别人,纯粹是罗斯福口吻:
  
  首先让我明确地说,我坚决相信,我们惟一引为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一种无名的、丧失 理智的、毫无道理的畏惧心理。它能把我们搞瘫痪,什么事也办不成,使我们无法由退却转 为进攻。
  
  罗斯福洪亮的声音通过广播网响遍了水深火热的美国大地:它传到血汗工厂和凄凉客店,传 到“胡佛村”和流浪汉的栖身处,传到佃农们辛苦耕耘的不毛之地,传到在工厂外寒风中打 哆嗦的褴褛人群。
  
  我将要求国会授予我一件惟一足以应付目前危机的武器,这就是,让我拥有足以对紧急事 态发动一场大战的广泛行政权。这种授权之大,要如同我们正遭到敌军侵犯时一样。
  
  赫伯特?胡佛颓然无语,只是低头看自己的脚尖。但是,在三层铺的贫民窟里,吃不饱的孩 子们抬起头来了,地方法院里一肚子怨气、准备斗争的农民们抬起头来了,缝补破衣服的妇 女们抬起头来了。空中好像响起了一阵魔乐。加利福尼亚州圣莫尼卡市的威尔?罗杰斯在打 字机上记下了这样一句话:“就是罗斯福一把火烧了国会,我们也会大声欢呼说,‘好哇, 火到底点着啦!’”
  
  美国人民不是束手无策。在这个紧急关头,他们已经授权政府采取直接的、强有力的行动 。他们要求在政府领导下有纪律,有方向。他们选我出来实现他们的愿望。基于这种精神, 我接受他们的委托。
  
  借用沃尔特?惠特曼美国19世纪著名诗人。——译者一句诗,新总统真是 “声威赫赫地登上了舞台”。
罗斯福 援用那几乎被人忘记了的大战时期定下来的《对敌通商法》,宣布全国银行一律休假四天。 他要求第73届国会在星期四召开特别会议,以便将拟好的紧急法案送去讨论。这时全国 再也没人搞货币兑换了,可是大家还得想办法生活下去。
  
  这是对美国人的首创精神的挑战,而他们果然也想出了种种应急的办法:印发各种临时票证 ,赊销商品,以货易货,凭票取货,凭代用币乘车,使用加拿大和墨西哥货币代替美国货币 ,如此等等。道氏化学品公司用镁铸成“道氏金属代用币”,定值每枚二角。威斯康星州有 一个摔跤家和人订合同,表演一场的报酬是西红柿一罐加土豆200镑。俄亥俄州阿什塔比拉 市有一家报纸发出通告,说广告费可以免收现金,改付农产品就是了。纽约州一位州参议员 到首府奥尔巴尼市开会,自带一周吃的东西:12打鸡蛋,半只猪。《纽约每日新闻》在麦 迪逊广场花园举办“金手套”锦标赛半决赛,卖票花样之多,最是惊人不过:票价是五角, 但除五分钱娱乐税必须付现金外,其余可以用任何实物偿付。于是专雇了一个人,为形形色 色的来件作价,其中有:香肠、床垫、帽子、鞋子、大衣、鱼类、面条、女睡衣、牛排、电 火花插头、方盒式照相机、拼板玩具、厚运动衫、罐头食品、袋装土豆、高尔夫球裤、机工 工具、涂脚药膏、《圣经新约》,以及当时青年妇女所谓“伸伸腿”的不用系带的内裤。

真正精彩的一幕是如何对那些囤积户施加压力,使他们不得不把紧紧攒在手心里的黄金和货 币放出来。原先此辈不到一周工夫,就已把全国15%的货币藏了起来。国会尽管横下 狠心,也无法定出法律,对于那些事先囤积货币的人追加惩罚。于是,政府便改而乞灵于宣 传的办法。3月8日星期三,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凡2月1日以后向银行提取过黄金,而到下 星期一为限还不退回储存的,银行便公布他们的姓名。这一宣告刚在报纸登出,各家银行的 电话交换台就忙得不可开交。银行对来电话的人说,如果有黄金要送回储存,银行就为他们 开门办理,还不让记者知道。几小时之内,只见多少床垫为之撕裂,多少铁罐因之出土,多 少秘藏宝盒得以重睹天日。各地银行都说门前又排起长龙来了,仿佛上周争先提款的情景一 般,不同的是,这回男男女女都带上满载黄金和货币的旅行包、手提箱就是了。看到这种情 况,联邦储备委员会大受鼓舞,于是星期五又宣布扩大涉及范围,要各银行上报过去两年内 提过存款的人名。网拉得更开了,鱼也更大了。到星期六晚间为止,各州联邦储备银行已经 回收了共计3亿元的黄金和黄金兑换券。以此为储备,又可以发行7.5亿元的新钞票了 。因此,甚至在载运这批新钞票的飞机还没有离开胡佛机场之前,伍丁就批准某些储蓄银行 可以让储户每户提取现金十元。商业开始活跃起来了。不出一周,就有13500家银行 (占全国总数3/4)复了业,交易所又重新响起了电锣声。纽约股票价格猛涨15%。道?琼斯的 股票行情发报机 传出了这样一句话:“幸福的日子又来到了。”  
  幸福的日子还没有真正回来,不过金融恐慌总算过去了,既没有发生币制混乱,也没有实行 银行国有化。
  
3月12日星期日,罗斯福讲授第二堂课,是直接对全国人民讲的。总统府楼下外宾接待室的 壁炉前头,装上了美国广播公司、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和共同广播公司的扩音器。总统说,他 希望这次讲得亲切些,就像坐在自己家里,邻居也坐在他们的起居室里,双方随意交谈那样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华盛顿办事处经理哈里?布彻说:既然如此,那就叫做“炉边谈话”好 了,以后就真的作为正式名称叫开了。罗斯福这次谈的是全国银行暂停营业的问题。他那象 牙长烟嘴点着香烟,慢慢燃烧。他说:“朋友们,我想告诉大家,过去这几天我们干了些什 么,为什么要这样干,下一步又打算怎么干。首先,我要指出一个简单的事实:你们把钱存 进银行,银行并不是把它锁在保险库里了事,而是用来通过各种不同的信贷方式进行投资的 ,譬如买公债,做押款。换句话说,银行让你们的钱发挥作用,好使整个机构转动起来…… ”
4月19日,罗斯福废止了金本位制,这在右派当中可不那么得人心。现在看来,这是由于当 时 迷信黄金之故。若干世纪以来,欧美各国都死死抱住黄金不放,以为这是西方文化的标志。 维多利亚女王时代,金本位制成了强国的特征,银本位制成了落后国家的特征。有些共和党 人把货币贬值的方案叫做“橡皮本位制方案”“橡皮”在美国俚语指没有价 值。— —译者。艾尔?史密斯说,他赞成“金本位”,反对“吹牛本位”。罗斯福的预算 署长也说,废止金本位意味着“西方文明的毁灭”。不过,当美元贬值11.5%之后 (同年夏天贬值
  17%,随后稳定了下来),美国在世界市场上就又能同欧洲那些早已走 上通货膨胀道路的国家竞争了。这一点,一般人不理解,华尔街那些大老板们却是明白的。 查尔斯?G?道斯对废止金本位鼓掌赞成,共和党的领导人也一样。J?P?摩根有一个 老搭 档叫做罗素?莱芬威尔的,写信给罗斯福说:“你放弃金本位制,挽救了我国免于全面崩溃 。”摩根本人也不准人们非议罗斯福,他在一篇罕见的公开声明中说:“据说总统放弃金本 位,我表示欢迎……看来很清楚,要扭转大萧条的局势,就要驳斥并战胜那些主张收缩通 货的人。”
民政工 程署、工程兴办署和公共工程署的资金,先后投入3万个以上的新办工程和事业,诸如请教 师,兴水利,设邮局,筑桥梁,办监狱,修机场,打下水道和涵洞,开辟公共游泳池、运动 场和儿童游乐场,兴建发电厂和火车站,等等。全国新建公路的10%,新开医院的 35%,新建市府大楼、法院大厦和新设医疗设施的65%,新办学校的70%,都是霍普金斯任内 那几年搞出来的。这么一来,丹佛市才有了供水系统,俄亥俄州马斯 金格姆河流域才有了拦洪工程,得克萨斯州布朗施维尔市才有了港口,基韦斯特市才有了公 路和桥梁,接通了市区和大陆上的佛罗里达州。  
  工程兴办署(以及它的前身和后继机构)投资于私人企业力所不及的各种工程,使整个美国的 面貌为之一变。建成了哈得孙河下面的林肯隧道,把纽约市和新泽西州连接起来;建成了纽 约三镇桥,把曼哈顿和长岛连接起来;把宾夕法尼亚铁路改为电气化。它出钱试制了第一批 柴油机。由于有工程兴办署,华盛顿才有了动物园、林阴大道和联邦贸易委员会大厦。如果 没有工程兴办署所组织的工程队,就没有加利福尼亚州的卡马里洛精神病院,没有肯塔基州 的诺克斯堡金库,没有旧金山的博览会会场,没有达拉斯市的迪利广场,没有圣路易斯市的 花卉馆,也没有哥伦比亚河上的波恩尼维尔水坝和科罗拉多河的博尔德水坝。为了建设博尔 德水坝,有近二百名工人丧失了生命。这个水坝连共和党人也非常感兴趣,1946年他们再次 控制国会时,就将它改名为胡佛水坝。兴办所有这些工程,总共开支还不到200亿元——只 相当于尼克松首届政府五角大楼年度预算的1/4。  
  据《陆海军纪事报》日后的报道,那几年里,由于军事拨款一般极少,许多陆军兵营和海军 基地也全靠工程兴办署的工人才免于失修。没有工程兴办署的各项建设工程,美国经济在二 次大战期间和战后就不能那样发展。没有田纳西河流域工程(这是罗斯福的百日新政期间的 遐想之一),那两颗结束第二次大战的原子弹也就制造不出来。  
他当总统的头四个月里,联邦储备委员会的经过调整的工业生产指数已由59上升 到100。经纪人说这是“罗斯福一手创造出来的市场”。3月份时,好多人有气无力,惊魂不 定,不敢反对约翰逊;现在他们腰杆硬了,敢于说话了。《柯里尔》周刊写道:“我们已经 经历了一场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到很满意。”《文摘》杂志欢呼说:“股票债券大涨价,增 值达几百万元。小麦、玉米和其他产品的价格也都回升了,饱受大萧条折磨的农民又多了几 百万元的收入。”这个刊物没有提到农业调整管理局,实际上是这个局促使农产品价格上涨 的。只有《纽约时报》明白指出:罗斯福已经挽救了一场史无前例的绝大危局,赢得了个人 的大胜利。“他之所以能够这样,是因为在美国人心目中,罗斯福竟有呼风唤雨的本领。那 时不管总统要怎么干,全国都愿听命,甚至求之不得。罗斯福总统发表了一篇又一篇勇敢的 演说,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巨大的成就,这使他获得了千百万美国人的颂扬,异口同声称之为 天赐的时代巨人。”雷?莫利说:是罗斯福挽救了资本主义。

有关罗斯福新政有争议的观点:
---------------------------------------------------------------------------------------------
人们公认,是富兰克林·罗斯福实施的新政,把美国从大萧条中拯救出来。诚然,1938年,罗斯福主政华盛顿五年之后,失业率降至20%,股市不再像早年疯涨。实际上,30年代是美国历史上仅有的经济停滞的十年。当时,罗斯福将经济崩溃归于富人和大商人的利己主义,真相却是,政府的利他主义造成了持久的资本主义危机。 阿米蒂·什莱斯在《被遗忘的人》一书中指出,共和党的胡佛和民主党的罗斯福有很多共同之处。赫伯特·胡佛,训练有素的工程师出身,决意用他强大的组织技能解决经济衰退。1929年10月股市大崩盘之后不久,胡佛把企业领袖聚在一起,劝他们继续发放工资。当时物价依然下跌,这个政策使劳动成本增加,利润下降,企业只好裁员并减少投资。胡佛接着错上加错,在1930年签署了声名狼藉的《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对2万多种进口货物提高关税。可以想见,美国遭到他国的报复,其世界贸易一落千丈。
罗斯福的经济理论则充满干涉主义味道和误导。十年中,它们常常改变主意,被当时的劳工部长弗朗西斯·珀金斯客气地形容为“感觉与逻辑之间的小冲突”。尽管罗斯福上台时告诫人民,他们“除了恐惧本身,无所恐惧”,但是他的想法左右摇摆,终酿其错。
如米尔顿·弗里德曼(美国经济学家———本报注)所说,20世纪30年代的通货紧缩产生于货币供应紧缩和与之相伴的银行危机。而罗斯福却不切实际地忙于采取限制商品供应的办法来解决物价下跌的问题。当时人们普遍挨饿,新政机构农业调整管理机构(AAA)实际上出资给农民减少生产。政府下令屠宰成千上万头猪仔,以此提高猪肉价格。
罗斯福对商业道德几乎不存什么信心,他憎恨商业这种明显的无序状态。“我们是继续这样瞎摸乱闯、无序涣散地滑向失败还是团结一起走向胜利?”1933年6月,他雄辩地问道。与这些话语一同出现的,还有国家复苏管理机构(NRA),其目的是把企业和劳工的积极性一同调动起来,形成合力。作者什莱斯指出,这个组织的出现是受亨利·福特、斯大林和墨索里尼等人思想的影响。NRA后来成为一个强大的组织,2200万劳动者被纳入其中,产生了一大堆规章,把企业和政府捆在一起。
国家复苏管理机构反映了罗斯福的一个信条,即过多的产品和过低的价格导致经济大萧条。企业竞争受到阻碍,工资和物价被迫提高。在胡佛采取这些措施时,企业的反应是削减工作职位和投资来保证利润。什莱斯在书中讲述了政府起诉谢克特兄弟的故事。谢克特兄弟在布鲁克林有一个家禽养殖场,违反了国家复苏管理机构的规定,其罪错据称是未遵守“大都市区和纽约市区活禽业的公平竞争法规”。谢克特兄弟的真正罪错是,他们的养殖场有太强的竞争性,与政府指定的企业相比,他们的顾客对产品有很大的选择性。
谢克特的故事有个很快乐的结局。他们从一审开始一路上诉到最高法院,最高法院判定国家复苏管理机构违宪。这个组织1935年解散,但是破坏已经铸成。两年后,国家经济又回落到大萧条时期的状态,在罗斯福抬高关税以此报复“富人敲诈政府”之后,股市崩溃。
《被遗忘的人》强调的主题是,胡佛和罗斯福的政策延缓而不是刺激了美国的经济复苏,这个观点目前在学术界已成为惯常的认识。什莱斯的分析大多要归功于经济学家吉恩·斯迈利,其撰写的《大萧条反思》几年前出版。斯迈利总结说30年代是“政府干预市场经济的悲剧见证”。什莱斯的书把这种观点传播给更多的人。
罗斯福1932年竞选总统时许诺帮助“被遗忘的人”,即在经济金字塔的底层。半个世纪之前,耶鲁哲学家威廉姆·格雷厄姆·萨姆纳提出另一种“被遗忘的人”———不被官方惠及,但坚持在法律上获得承认者。什莱斯在书中讲述了在罗斯福新政下,萨姆纳意义上的“被遗忘的人”。

----------------------------------------------------------------------------------------------
6. 1987年黑色星期一
在“黑色星期一”之前,股市就像“珍珠港事件”发生之前一样平静,头条新闻是里根夫人到医院做乳腺癌手术。格林斯潘在周一晨会后登机飞往达拉斯,次日有他的演讲。据说在这次晨会中,美联储班子和各地央行的行长们已经有所警觉,会议记录显示曾经讨论了降低利率和注入流动性等应急措施。下午四点,格林斯潘在达拉斯走下飞机,一个惊慌失措的美联储官员告诉他,股市以暴跌508点收盘,格林斯潘当时一愣,立刻取消了预定的演讲,反身登机飞回华盛顿,连夜召开了紧急会议。次日开盘前一个小时,格林斯潘发表了如下简要声明:“联邦储备委员会,根据其国家中央银行的责任,今天重申它时刻准备着发挥其清偿来源的作用,以支撑经济和金融系统”。
但是在突如其来的打击之下,投资人已经失去了理性,上午股市继续狂跌,市场上流传的只有“恐慌”二字,恐慌像瘟疫一样在全球蔓延:东京股市跌15%,伦敦下跌10.8%,巴黎下跌9.7%,悉尼下跌25%,新加波下跌20%,香港恒生指数在下跌300点后停止交易4天(10月26日再开盘当日直落1120点跌到2241点,合计跌幅超过三分之一,跌幅和过去几个月惊人相似,只是少一个零)。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全球性暴跌,市值损失高达一万四千多亿美元,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部损失的三倍以上!在美国本土,第二次冲击波来自于芝加哥期权交易所在开市不久即宣布停市,红色警报发出,72小时内决定是否破产。大陆伊利诺银行也发出了红色警报,等待着72小时的命运裁决。后来是美联储紧急注入流动性,帮助它们走出了危机。
10月20日中午12点半,奇迹发生了,蓝筹股中17只股票的看涨期权(Call Option)有人大量买进,道琼斯指数随后企稳回升,指数期货合约也开始放量交易,紧接着,股票交易量放大了,主要交易所的指数都开始回升。至今也没人追究当时究竟是谁在干预期权期货市场,可以肯定地说,这些神秘买家不是华尔街的投资银行,因为就在20日当天,高盛和所罗门兄弟公司等投资银行联名申请停市,纽约证券交易所主席菲兰(Phelan)20日中午前还代表它们与财政部部长詹姆斯.贝克(James. Baker)通话,讨论是否请总统出面宣布紧急休市。财长贝克拒绝了菲兰的请求,并且上电视解读国民经济的基本面如何健康,解读里根总统的经济政策将一如既往,呼吁股市恢复信心等等。
1987年10月的“黑色星期一”过去了,事后人们对这次股市劫难的分析虽然很多,大家公认的结论却只有一个:是计算机惹的祸。在1982年到1987年的五年时间内,股市的大幅上扬抬高了市场的整体估值水平:股息率从6.2%下降到2.4%,市净率从1倍上升到2.7倍,市盈率从7.5倍上升到22.5倍。但在1987年以后,美国股市的估值水平很快又超过了这些当时看来严重高估的数字。计算机交易的普及使华尔街变懒了,经理们在输入许多止损单(Stop Loss Order)后就去打高尔夫了,结果在股市的恐慌性抛售发生后,不断有预先设定的机构止损单被启动,计算机开始变得比投资人更加疯狂。由于谁都不知道哪里来的抛压,投资人的恐慌被计算机的疯狂抛售加剧了,由此引发了一场震撼世界的股市浩劫。
这个事件说明:在股市中永远存在着三种力量的博弈,分别来自于资金动态,市场情绪和基本面。在现代经济体系中,为了保持金融市场的稳定,必须有格林斯潘式的专业化政策调控,随时准备“发挥其清偿来源的作用”,使金融体系保持充足的流动性。国内理论界流行的“三不”论是一种危险的误导,不仅缺乏理论的常识,而且缺乏历史的常识,本质上是排斥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排斥虚拟经济的客观存在。中国经济正在经历着从市场化到证券化的转轨,性质和过去三十年从计划化到市场化的转轨一样,是一次革命性的飞跃,是大国崛起的基石。当今世界,虚拟经济已经超越实体经济成为经济生活的主流形态,我们都要适应这一历史潮流,与时俱进。